7月13日11:00,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解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张道平,商务厅厅长刘欣,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省委改革办副主任古智猛,省西部开发办(攀西办)副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长金,科技厅副厅长田云辉深入解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晓骏主持。
主持人李晓骏: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四川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李晓骏: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已于2020年7月10日在成都举行,这次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这对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主持人李晓骏: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张道平先生,商务厅厅长刘欣先生,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省委改革办副主任古智猛先生,省西部开发办(攀西办)副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长金先生,省科技厅副厅长田云辉先生,请他们深入解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并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
主持人李晓骏:
首先,请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张道平先生作介绍。
张道平: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见面。按照发布会安排,我先把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通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张道平:
一、关于这次全会的基本情况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7月10日在成都举行。出席全会的有,省委委员77人,候补省委委员16人。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也列席会议。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彭清华作了讲话。
张道平:
这次全会是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根据规定批准3名同志辞去省委委员职务、决定递补12名同志为省委委员。
张道平:
彭清华书记在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就《决定(讨论稿)》作了说明,在会议结束时发表讲话,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张道平:
这次全会的胜利召开,对于全省上下牢牢把握“两个大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肩负新使命、抢抓新机遇,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实施,在新的历史起点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张道平:
二、关于这次全会的主要特点
我感到,这次全会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主题主线鲜明,体现了坚定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二是准备扎实充分,彰显了坚决落实国家战略的强烈使命担当;三是部署统筹兼顾,突出了谋篇布局的宣示性纲领性;四是决策科学民主,汇聚了全省上下的智慧和力量。
张道平:
一是主题主线鲜明,体现了坚定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大局、统揽全局、引领变局、开拓新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张道平: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刻阐明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新时代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
张道平:
省委以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主线贯穿全过程,对标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重大思路、重大部署、重大举措,科学回答了四川“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问题,牢牢把握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实践指向,确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
张道平:
二是准备扎实充分,彰显了坚决落实国家战略的强烈使命担当。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四川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迎来的重大机遇。
张道平:
省委坚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发展使命,加强向国家有关部委的汇报沟通及与重庆市的工作衔接,把能干的事先干起来,包括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批准建设宜宾三江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等平台载体,积极下好“先手棋”,推动各项工作强劲开局。
张道平: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确定若干重点课题,由省领导领题开展深入调研,同时举办省级领导干部和市厅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深度研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问题,为开好全会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张道平:
在此基础上,省委召开全会并作出《决定》,对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战略谋划、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体现出勇担时代使命、抢抓历史机遇、为四川长远发展奠基加力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张道平:
三是部署统筹兼顾,突出了谋篇布局的宣示性纲领性。省委《决定》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揽全篇,对我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了总体谋划部署,是四川推进国家战略实施的政治宣示和行动纲领。
张道平:
待国家《规划纲要》出台后,再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和相关专项规划或行动方案。因此,这个《决定》着重在明确思路方向、作出整体谋划。
张道平:
具体来讲,体现在“四个注重”上,即注重与正在编制的国家规划纲要相衔接,对目前拿得准的事项进行前瞻部署,对国家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尚无定论的事项暂不涉及;注重从战略上、方向上进行总体谋划,除支撑性重大项目和全局性重大事项外,其他具体项目和事项留待后续制定国家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和“十四五”发展规划时统筹考虑;注重加强与重庆方面协同,逐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川渝协同推进的重大事项,统筹部署双方前期商定的合作事项,做到“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各地、各部门找准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方位及重点,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四是决策科学民主,汇聚了全省上下的智慧和力量。起草好省委《决定》是开好这次全会的基础性工作。省委高度重视,在省委常委会和彭清华书记直接领导下,省委成立专门起草组负责此项工作。彭清华书记既“定向”又“把关”、既“点题”又“解题”,亲自确定主题主线、框架结构、重点内容,数次逐字逐句审改,倾注了大量心血。
张道平:
《决定》初稿形成后,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会议多次研究讨论,并按规定范围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省委还专门召开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在数易其稿中统筹考虑、充分尊重各方意见,把能够采纳的尽量采纳,力求精炼务实,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全会召开期间,与会同志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许多好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充分吸收采纳。全会最大限度凝聚了各方智慧,汇聚了各方力量,充分彰显了省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优良作风。
张道平:
三、关于这次全会取得的主要成果
这次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各方反响热烈、给予高度评价,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的信心决心。我想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成果。
张道平:
一是进一步凝聚了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思想共识。与会同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的认识理解,增强了服务国家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家一致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四川的时代重任,是四川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其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和发展支撑力前所未有。
张道平:
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推动四川完善基础设施新布局、塑造区域协同新格局、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培育创新驱动新优势、形成全面开放新态势、迈入绿色发展新阶段,深刻改变全省区域能级和发展格局,显著提升我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位势,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战略引领。
张道平:
二是进一步锚定了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目标方向。全会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关键要找准战略方位、立足四川实际、强化功能支撑,全面落实党中央赋予的“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
张道平:
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统揽性目标,基础在做大经济总量,关键在提高发展质量,要义在服务战略全局。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发展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定位。“两中心两地”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需要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落实。
张道平: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着力重点。党中央部署的7个领域的重点任务,既立足当前补短板、强弱项,又着眼长远打基础、增动力,项项都是关乎战略全局的大事要事,抓住了战略实施的要害和关键。
张道平:
省委《决定》逐一对表、细化落实,形成了我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举措,明确提出要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强化重要节点城市功能协作,推动川渝毗邻地区联动发展,围绕交通物流、产业体系、协同创新、生态环保、体制机制、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等领域重点任务合力攻坚,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战略推进格局。
张道平:
我们相信,随着这一系列部署要求的走深走实,一定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四川发展实效。
张道平:
四是进一步汇集了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强大合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各行业、各领域、各方面共同参与。
张道平:
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激发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活力,用好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充分调动中央驻川单位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社会万千之手同向发力的强劲推进态势。
张道平:
这些部署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凝聚起最广泛最深厚的建设力量,合力推动国家战略在四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就通报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晓骏:
谢谢张道平副秘书长。下面是提问时间,请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新闻机构名称。
人民日报记者:
我是人民日报记者,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怎样认识其战略考量、战略内涵及战略机遇?另外,这与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怎样统筹推进,谢谢。
古智猛: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怎么看”,是我们落实国家战略必须首先解决的认识问题,也是谋划实施国家战略的逻辑起点。正如您刚才所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新晋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蕴含着深邃的战略考量、丰富的战略内涵和重大的战略机遇。我们可以围绕一个“新”字来深化认识、加深理解。
古智猛:
一是“新”在战略实施的背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在新形势下经略西部广袤腹地、拓展战略回旋空间的宏大手笔,对于优化我国区域经济布局和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当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发展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进一步凸显了实施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
古智猛:
二是“新”在战略蕴含的内涵。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是对成渝地区现实发展格局的精准描画,也是对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擘画。“成渝地区”标定了战略方位,涵盖川渝两省市广大区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双城”指明了战略特点,突出了重庆和成都两个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带动作用,彰显了成渝地区“双核引领”的显著特征。“经济圈建设”确定了战略性质,指向建设“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对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强化辐射带动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古智猛:
三是“新”在战略带来的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字号”战略,其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发展支撑力前所未有,饱含着党中央对成渝地区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围绕这一国家战略,将加快推出一批重大政策、建设一批重大平台、落地一批重大项目,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利好。可以预期,随着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多长期性战略红利、制度性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更加强劲的战略动能。
古智猛: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省委大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主干带动、多支竞发的良好态势,为国家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干多支”作为省级层面的区域战略,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战略目标上高度契合、内在要求上高度统一、发展路径上高度一致。这次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重要支撑,加快实现区域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既回答了落实国家战略的区域布局问题,又指明了各地融入国家战略的方法和路径。统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关键要做到“三个统一”。
古智猛:
第一,持续提升成都发展能级,把做强主干功能与发挥极核作用统一起来。成都既是全省经济发展“主干”,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极核,在区域发展中地位尤为重要。这次全会对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快“两区一城”建设、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升门户枢纽地位“四件大事”作出系统部署,着力推动成都实现空间格局之变、发展方式之变、城市能级之变。这既有利于增强成都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有利于促进成都和重庆相向发展,共同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
古智猛:
第二,着力壮大区域中心城市,把培育全省经济副中心与打造成渝地区发展次极核统一起来。无论是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还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都需要一批具有较强支撑力和带动力的区域中心城市,推动整个区域发展实现“水涨船高”。
古智猛:
这次全会提出,要把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作为战略性工程,既借势借力深化与成渝双核的协作配套,又苦练内功提升要素集聚能力,以此带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南翼跨越、北翼振兴。
古智猛:
中部崛起,重点是以绵阳、德阳、乐山为带动,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推动成渝主轴节点城市融入成渝双核发展。南翼跨越,重点是以宜宾、泸州为带动,加强与重庆沿江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内自同城化、川南一体化。北翼振兴,重点是以南充、达州为带动,积极承接成渝产业转移,带动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
古智猛:
第三,加快做优重要节点城市,把促进干支联动与强化功能协作统一起来。省内重要节点城市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是“多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更大空间尺度看,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智猛:
这次全会提出,各重要节点城市要立足自身定位和比较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与成渝双核的功能协作。位于重要交通干线和流域的沿线城市,主要是强化通道功能协作,协同发展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轴带支撑;具备产业发展基础和协作条件的城市,主要是强化产业功能协作,携手共建上下成链、左右配套、优势互补、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处于生态功能区的市(州),主要是强化生态功能协作,发展生态经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古智猛:
与重庆毗邻的地区,还要用好融合发展的地利之便,携手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区、示范区和协同区,为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探索新路、作出示范。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李晓骏:
谢谢古智猛主任。请继续提问。
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记者:
我是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四川观察的记者,我的问题是,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我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了系统性的谋划,请问下一步推动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见效将重点抓好哪几项的工作?谢谢。
邓长金: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加强整体谋划、注重统筹实施,将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规划、具体政策、具体工作、具体项目,抓住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
邓长金:
下一步,我们将以重大规划、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为抓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质性成效。
邓长金:
一是编制一批重大规划。目前,国家层面正在组织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我们将积极配合国家规划纲要编制,并积极争取国家编制成渝地区交通体系、国土空间、科创中心、金融中心、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一批专项规划,推动形成规划政策体系,争取把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纳入国家规划。同时对照目标定位和重点工作,启动编制我省相关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
邓长金:
二是搭建一批重大平台。省委《决定》明确提出,要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区域协同等重大平台,来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邓长金:
目前,我省正以天府新区100平方公里左右为核心区域,培育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启动建设新型空间光学、超高速轨道交通等一批世界科技前沿的重点项目,争取布局先进核能、西部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下一步我们将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都科学城、绵阳科技城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为核心载体,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100个以上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创新应用场。
邓长金:
三是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省委《决定》明确指出,要规划实施一批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这其中,铁路大通道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先导性作用。目前全省在建铁路里程超过165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突破5200公里,进出川通道铁路达到11条。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内联”,打造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力争今年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完成成渝高铁提质改造,实现成渝两市1小时通达;加快建设川南城际铁路内自泸段,积极推进绵遂内、雅眉乐自铁路前期工作,实现成渝两市至区域内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加快推进成都外环铁路前期工作,优化完善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实现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
邓长金:
聚焦“外畅”,着力构建“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运输通道格局,加快建设成自宜高铁、成兰铁路、西成铁路、叙毕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开工建设成达万高铁,做好川藏铁路雅林段开工建设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积极推进渝西高铁、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前期工作,启动广巴、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同时,还要加快推进一批高速公路、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以及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
邓长金:
四是深化一批重大改革。落实国家战略,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这里,我重点介绍两个方面。首先,是把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作为一项牵引性改革,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成德眉资同城化区域等重点区域,在重大项目成本分担机制,利益分享机制,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范围适度分离体制等方面,率先进行探索、力争取得突破。
邓长金:
其次,是把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为一项基础性改革,今年中央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着力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等方面扩大市场化配置范围,推进市场制度建设,进一步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谢谢。
主持人李晓骏:
谢谢邓长金主任,请继续提问。
四川日报-川报观察记者:
我是四川日报-川报观察的记者,全会提出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加快推进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商务厅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职能部门,请问刘欣厅长,四川如何携手重庆,在构建重大开放平台、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和工作举措?
刘欣:
谢谢你的提问,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既是中央对四川和重庆近年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充分肯定,也是赋予两地共同探索在西部形成支撑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重大时代使命。
刘欣:
去年,川渝两地进出口之和达到1.4万亿,商务部口径换算直接投资近60亿美元,仅次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内陆地区最大的开放型经济体量。
刘欣:
同时,作为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紧扣“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深入推进“引领性工程”,在全国首创了协同改革先行区。首批8个先行区加快建设,10余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55项在全省复制推广,142项省级权限实现下放;3年来,累计新设企业10.6万家,注册资本1.2万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60个,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1000家。
刘欣:
自由贸易试验区贡献了全省1/3的外商投资企业,1/10的进出口和1/20的新增市场主体,主要经济指标居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前列,实现从奠基性高位开局到引领性强势布局再到继承性攻坚格局的“三年三步走”。
刘欣: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作出了“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示范区”的决策部署,为我们推动川渝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方向指引。下一步,我们将在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求实效。
刘欣:
第一,共同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打造双城经济圈战略性支撑性平台。
刘欣:
聚焦差异化的探索,实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赋能放权、协同开放“三大攻坚”;充分发挥“临空、临铁、临江”三临叠加优势,加快构建高效闭环的对外开放战略通道;强化系统集成、靶向突破,开展联动试验、对比试验、互补试验,不断释放自贸改革红利,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获得感。
刘欣:
积极整合川渝两地市场要素资源,协同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深化会展平台协作,共同打造两地提出的“国际会展之都”“国际会展名城”。加强国家级经开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保区、国际合作园区等平台建设合作,支持推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共同发挥好两地领事馆资源优势,在招商引资、缔结经贸合作关系、推动经贸合作等领域协同联动,共同争取重大外经贸促进活动落地川渝,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
刘欣:
第二,共同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加强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合作,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相互支持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分类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科技等领域开放,积极争取国家赋能放权支持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加快推进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
刘欣:
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推动四川和重庆的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共建西部服务外包高地。相互支持将重庆和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共建“川菜渝味”区域公共品牌和海外平台,引导两地餐饮企业国际化发展。
刘欣:
第三,共同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开放环境综合评定。引导开放领域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资源有序流动和市场化配置,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
刘欣:
相互支持参与制订陆上国际贸易新规则,实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共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刘欣:
同时,我们还将继续深入推动落实两地商务部门签订的《共建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工作方案》,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更大力度实施立体全面开放战略,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中展示商务新作为。
谢谢。
主持人李晓骏:
谢谢刘欣厅长。请继续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的记者,我想问的问题是,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着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请四川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有什么考虑?将从哪些方面重点突破?
田云辉:
谢谢你的提问。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支撑。
田云辉:
全会提出“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提升协同创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明确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突出科技创新中心的支撑性定位,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田云辉:
一是聚焦落实全会精神,谋划好科技创新中心顶层设计。在国家科技部等部门指导下,制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找准切入点、明确主攻点,力争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50年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田云辉:
二是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加快建设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在空间布局上,以成德眉资同城化为“极核”,一体化构建成渝科创“大走廊”,协同打造成德绵乐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长江上游绿色创新发展带、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创新带。
田云辉:
在领域布局上,坚持与重庆求同存异,把“同”做成优势,把“异”做成特色。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川渝一体化发展态势。在资源布局上,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推进创新要素在成渝地区合理流动,超前布局基础研究、前沿研究,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田云辉:
三是建设西部科学城,打造核心载体。全会创造性提出西部(成都)科学城、绵阳科技城、重庆科学城打造“创新金三角”,指明了西部科学城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田云辉:
我们将支持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建设(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和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基础设施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成德眉资协同发展,带动打造创新型城市群。
田云辉:
支持绵阳科技城依托军工科研院所和企业集中的优势,完善军民科技创新发展链条,打造全国领先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能力布局,支持省内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经开区、省级新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融入西部科学城建设。
田云辉:
四是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着力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体制,围绕“5+1”“10+3”“4+6”等重点产业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
田云辉:
着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立科技基础资源、大型科研仪器和工业设备共享共用机制,探索产业创新共同体模式。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揭榜制和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探索试点科研事业单位区别于其他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激发创新活力。
田云辉:
五是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创新,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树立全球视野,利用全球资源开放创新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特征。我们将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合作。
田云辉:
加快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基地。积极引进外籍科技人才,支持在川外资科研机构的发展,优化国外专家引进服务保障,加大国际技术合作的力度,拓展广度和深度。
田云辉:
六是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构建川渝协同创新共同体。川渝共建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在协同、特点在协同。我们将充分发挥两地科技部门协同创新专项工作牵头作用,增强区域板块共识,制定《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共同争取国家重大创新政策、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创新平台等方面在川渝两地布局。
田云辉:
我们将设立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共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联合举办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我们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共同谋划“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共同打造川渝地区面向海内外的科技创新品牌。
我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晓骏:
谢谢田云辉副厅长,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提最后一个问题。
新华社记者:
我是新华社记者,我们都知道川渝两地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有密切的经济联系,中央推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战略部署,应该说翻开了成渝地区发展的新篇章,我想请问下一步我们将从哪几个方面继续深化川渝地区的合作?
邓长金: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川渝两省市都充分认识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新时代审核川渝合作、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共兴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两省市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邓长金:
为落实好国家这个战略部署,今年上半年两省市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常务副省长协调会,召开了3次两省市发改委主任调度会,组建了人员互派的联合办公室,共同印发了工作的推进方案和年度重点任务,来推动各层面加强合作。
邓长金: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川渝合作,来推动相关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邓长金:
一是落实好川渝合作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川渝党政联席会和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的机制,切实发挥联合办公室的综合统筹作用,共同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政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
邓长金:
支持有关部门和地方与重庆方面建立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在更广范围形成有利于深化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更多维度借鉴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的有益成果。
邓长金:
二是深化毗邻地区的合作。两省市政府即将印发《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重点是指导万达开(万州、达州、开州)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遂潼(遂宁、潼南)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广安渝北高滩茨竹产城融合新区、资大(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内荣(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加快建设。
邓长金:
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共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尽快编制实施方案和实施规划,加快建设形成示范效应。目前,已启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和遂宁潼南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工作。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积极鼓励非毗邻地区探索共建发展平台和载体。
邓长金:
三是加强规划政策协同。主要是共同编制工作方案和相关规划,共同争取国家出台有关支持政策。针对川渝合作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大平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共同研究制定配套政策,特别是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政策。共同推动两地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市场监管、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政策协同,构建区域一体大市场。
邓长金:
四是推动实施标志性重大项目。两省市确定了16个今年要开工的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包括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成渝客专提质改造等4个高速铁路项目,南充至潼南、内江至大足等7个高速公路项目,重庆至邻水、遂宁至潼南2个快速通道项目。
邓长金:
还有涪江干流梯级渠化双江航电枢纽项目、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及渝西川南综合物流园、成渝双城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总投资约3862亿元,目前正在加快推动前期工作,确保在年内实现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
邓长金:
下一步,我们将在交通、产业、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库,加快前期工作滚动实施。在项目推进机制方面,推动建立川渝两省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按月协调调度、全程动态服务,推动项目实施。
邓长金:
此外,按照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引领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大幅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自然与人文相融共生、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得益彰。
邓长金: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重点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增强优质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试点,推进公共卫生补短板,规划建设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全面提升区域内疾病预防救治水平。规划建设区域教育中心、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加强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建设区域文化中心。
邓长金:
推进优质教育卫生资源下沉,促进养老、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实现川渝异地门诊医疗直接结算,扎实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健全城乡公共安全体系,让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谢谢。
主持人李晓骏:
谢谢邓长金主任。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发言人的精彩回答,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各位记者朋友还有问题,可以联系采访有关职能部门,也可以与省政府新闻办联系,我们将做好联络服务工作。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廷景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