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汶川县紧扣“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聚焦“创业引领、就业为先”工作思路,打好“政策+举措+行动”组合拳,着力构建大中专毕业生“大就业”工作格局,全力推动全县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用好用活就业政策,实现矩阵驱动
(一)加强氛围营造,做到政策宣传“经常化”。紧盯脱贫户、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通过“两联一进”、走村入户、举办活动等形式发放涉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资料3200份,深入宣传国家、省、州、县关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确保信息家喻户晓。
(二)抓好平台建设,强化政策支撑“多元化”。孵化园引进创业项目88个,成功孵化60个,间接带动近600人实现就业。严格落实《汶川县支持青年创新创业若干措施》政策措施,发放一次性入园创业补助8万元,发放入园经营奖励7万元。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交流平台,为4名高校毕业生创业者申请创业担保贷款120万元。
(三)深化部门协作,推进人才引进“一体化”。多部门统筹开展卫生专业人才公开考试(考核)招聘工作,通过“阿坝英才计划”、“硕博进阿坝行动”、高层次人才引进、县外选调、“雪山草地聚才行动”等方式引进人才53名,招募“三支一扶”支医岗位10名充实乡镇卫生医疗单位工作人员。
二、夯实筑牢就业基础,点亮就业航灯
(一)以精准摸排为牵引,提升就业帮扶“驱动力”。精准提供“1131”服务,对2019年至2023年省人社厅反馈的汶川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再次核查,核查808人,已就业721人,继续升学68人,应征入伍12人,参加见习4人,未就业3人,就业率99.6%。“四类重点人群”毕业生100%全部联系,有就业意愿的100%实现就业或组织参加就业见习。
(二)以就业培训为抓手,提升就业帮扶“吸引力”。探索培训新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培训学校,按照“摸清需求-实施培训-提供岗位”的培训模式,围绕县域特色南部避暑康养北部冰雪休闲发展模式,坚持“为产业发展赋能,为企业增效留才”原则,有针对性开展无人机操作、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村播学校电商技能等实用性技能培训22期797人。
(三)以特色产业为基础,提升就业帮扶“支撑力”。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因地制宜建设来料加工车间项目,采用“经纪人+合作社+扶贫车间+脱贫户”造血式扶持就业新模式,加强宣传动员,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主动出击,借助东西部协作机制大力发展来料加工致富工坊18个,总面积12000平方米,通过“优服务+强补贴”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1500余人,人均增收超过2200元/月。
三、做好保障稳定就业,打造优质服务
(一)聚焦平台搭建,提升就创带动能力。通过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和孵化园创业平台,充分利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汶小社”微信公众号等线上载体的平台优势,融合直播带岗精准匹配职位,先后开展创业巡诊6次,入园评审4次,招聘服务12场次,提供并发布就业岗位2777个,促进238名大中专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
(二)聚焦岗位开发,提升就业承载能力。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积极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进一步提高见习覆盖率,认定就业见习基地22个,提供见习岗位350余个,涵盖110余个工种,吸纳122名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见习,发放见习生活补贴145.7万元,按照1500元/人的标准,为779名困难大学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116.85万元。
(三)聚焦档案管理,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汶小社”“微汶川”公众号发布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南、2024届高校毕业生专属指南,建立规范的收集、鉴别、整理归档以及录入系统等机制,及时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整理录入系统,提供档案查询服务5000余人次,办理提取企业职工档案60余份,录入大中专毕业生及流动人员人事档案490余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