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运用实质载体。依托“双联双进”群众工作、“四下乡”等载体平台,组建“一团五队”,充分运用“红色土司”安登榜等鲜活的故事,深入浅出地传递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开展主题宣讲3200余次,受教群众达7万余人次,“三个不离开”“五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
二是充分运用新媒体。采用“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在政府官网设置“民族团结”专栏刊登信息422条、开设“松潘微创建”公众号刊登信息400余期,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宣传,形成面向全社会的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宣传产品,建成“线上+线下”宣传教育阵地。
三是与文化机构合作。由四川省民族杂志出版社编纂出版《幸福和美松潘民族团结福地》专刊1000册;对标对表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测评指标,编纂《松潘同心石榴花开》创建工作纪实2000册;与四川日报社合作拍摄《松潘,我们共同的家》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片,在中国网、西藏网、川观新闻等媒体刊登松潘团结进步的故事100余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群众心田。
责任编辑:侯桂平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