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地震发生以来,我国相关部门组织救灾的力度很大、措施得当,且动作迅捷、配合周密,各方面的工作有条不紊,避免了盲目施救的情形出现。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深入研究其他国家抗震救灾的经验,有利于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抗震救灾体系。
以美国为例,美国地域跨度大,地质结构复杂,也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在多年的防震实践中,美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单位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这套体系在历次地震救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美国非常注重地震灾害的有效预防,加强平时训练与演习,合理规划设置城市的避难场所。美国针对地震灾害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依靠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防震减灾能力。注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始终把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作为有效降低地震灾害的最重要途径。美国开展了大量研究,开发新技术,对危险建筑物进行加固和修复。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建筑物尤其是生命线建筑的抗震性能,确保已有建筑物的安全。重视科学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发展广泛的合作网络,增进对地震过程和影响的认识,培养大批专业人才。提高地震预报与减灾水平。注重全民抗震救灾知识的普及与抗震救灾演练,加强政府各部门抗震救灾的管理协调,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是世界难题,短时间内难以突破。在地震问题上的侧重点应是减灾。从美国的抗震救灾体系可以看出,科学救灾时期核心理念。从这一点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至少应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切实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房子的抗震性能提高了,就能切实有效地减少损失。从2008年汶川地震调查情况可以发现,建筑物的形状对建筑抗震性能影响很大,尤其是建筑平、立面的规则性更是重要。因此,必须控制建筑物形式,加强建筑的规则性审查,要从公共安全角度出发,对一些先天抗震性能不好的建筑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同时还要把地震研究与建筑抗震紧密结合,加大建筑物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使新建建筑抗震性能稳步提高,同时加大对原有建筑抗震加固研究,保证不同年代的建筑基本均能达到较高的抗震性能。
第二,平时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与演习训练工作。地震发生往往是突然、没有明确预兆的。多数人在重大灾害发生时会惊慌失措,只有平时积累足够多的应急避难知识,加强避难逃生训练,在灾害发生时才可以做到有序而不慌乱,将损失降到最小。在地震预测还没有实现根本突破的情况下,现实的态度是强化预防,改变重救轻防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在板块边缘地区和地震多发地区,要多对公众进行灾害教育,让公众在生活中随时绷紧“这里是地震活跃带”这根弦,知道万一发生了地震该怎么办。有句谚语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话用在防灾减灾上,非常贴切。
第三,加强防震减灾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设立必要的避难场所,在地震等灾害发生后,灾民有良好的避难场所,对减少损失也很重要。
第四,准确及时地作出地震灾害评估,这是国家启动应急反应的关键环节。此方面应加大研究力度,综合不同学科,如地震工程学、结构工程学、社会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制定切实有效的灾害应急预案系统,提高灾害救助水平。
其他国家抗震救灾的经验对我国的防震抗灾工作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可见的未来,人类连预报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都不可能,因此消除这种自然灾害就更加不可能了。人类只能作一些预防灾害的准备,把灾害来临以后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这种预防工作就是灾害发生前的准备以及灾害发生后的应对。我们应该把灾害对策从防灾转到防灾减灾,甚至把减灾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纯粹的科学精神是超越其他任何因素的,一是一、二是二,只有尽可能掌握抗震减灾的规律,才有可能最有针对性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转自中国地震信息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