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报告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5-04-24
字体:
访问量:
来源:
分享到:

关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及200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9年4月23日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阿坝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何文涛

 

各位代表:
  我受州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8年是我州极不平凡、极其艰辛的一年。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在维护稳定的同时,按照州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灾后重建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切实遵循灾后重建实施规划,全力开展重建工作,取得了以全面完成农房维修加固和农村过渡房安全过冬加固加厚整治任务为标志的灾后重建第一大战役的胜利。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恢复进度好于预期,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5.6亿元,超出年度计划2.9亿元,比上年下降35.7%,高于年度计划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2亿元,超出年度计划0.2亿元,同比下降14.8%,高于年度计划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2.9亿元,超出年度计划1.4亿元,同比下降55.9%,高于年度计划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2.5亿元,超出年度计划目标1.3亿元,同比下降22%,高于年度计划3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亿元,超出年度计划0.4亿元,同比下降52.2%,高于年度计划4.6个百分点。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16.5亿元,较年初增长91.9%;贷款余额93.4亿元,较年初增长13.9%。城乡居民收入做到了大灾之年少减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29元,超出年度计划138元,同比增长10.3%,高于年度计划1.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555元,超出年度计划149元,同比增长6.2%,高于年度计划6.2个百分点。
  一、经济逐步恢复发展
  (一)农业生产实现大灾之年少减产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给农业和农村经济造成的重大损失,全州上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降低减产程度,努力做到了大灾之年农业少减产,农牧民少减收。
  粮食播面增加,产量受影响。全年粮食播面83.9万亩,同比扩大2537亩、增0.3%;粮食单产183公斤,下降28公斤、减13.3%;粮食总产15.3万吨,减产2.3万吨、减13%。牲畜存栏下降,生产规模有所缩减。年末全州各类牲畜存栏374万头(匹、只), 减少16万头(匹、只),减4.1%。各类牲畜总增82万头(匹、只),总增率21.0%,下降7.0个百分点。牲畜出栏略有下降,肉类总产量减少,牛奶产量有所增加。各类牲畜出栏121.69万头(只), 出栏率30.7%,下降2.1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8.3 万吨,减少0.8万吨,减2.1%;牛奶产量10.3万吨,增加0.4万吨,增3.6%。
  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全州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6.4亿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新建通村公路1503.4公里,改建通乡公路130.7公里;新建沼气池3000口;新建水利工程554处,恢复改造水利工程39处,新建、恢复引水渠81处。新建蓄水池1214口,新增蓄引提水能力443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430亩,解决了9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平方公里。努力恢复因灾损毁的农业基础设施,累计整理恢复受损农田5000余亩,抢修机耕道1395公里,修复受损沼气池715口,维修提灌站26座1010千瓦,新建和修复堤防13.8公里。
  (二)工业生产恢复进度加快
  积极做好工业恢复重建规划,分析研究灾后工业生产力布局和结构调整等重大问题,全力推进水电工业恢复,实现工业恢复性增长。按照电力先行、先易后难、片区恢复的原则,全面开展电站、电网的抢修和恢复重建工作。年内完成黑水到茂县、理县到茂县220千伏输变电恢复;完成茂县到德阳500千伏输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的修复并投入运行;及时抢修恢复主网供电系统110千伏九龙电网与天龙湖联网、牧区电网与马尔康并网;恢复都江堰至水磨3条主干线路和4座110千伏变电站;恢复双河到广元220千伏送出线一条、双河220千伏开关站一座。抢建恢复南区电网110千伏、35千伏送电,抢建修复35千伏百春线;新建映秀35千伏春天坪小型变电站等。天龙湖、金龙潭、吉鱼、回龙桥、红叶二级等一批电站恢复发电。水磨工业园内企业实现过渡期恢复性生产。一批水泥、制砖生产企业得以复产或建设新的生产线,尽量满足了灾后恢复重建对建材的需求。完成阿坝铝厂11万吨电解铝项目国家批准,并于12月12日通电成功,11万吨电解铝生产线全线启动恢复生产,以5倍于震前产能规模走向新生,成为全州灾后工业恢复重建标志性项目。积极推进灾后工业北移战略,制定水磨园区内企业迁建方案,加快茂县东、西工业集中规划布局和产业调整研究,积极衔接成都阿坝共建工业集中区前期工作。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亿元,超过年度计划0.5亿元,同比下降62.7%,高于年度计划0.3个百分点。
  (三)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逐步复苏
  震后积极加快宾馆饭店等服务设施恢复,适时恢复启动旅游市场,于8月6日恢复启动九寨沟、黄龙航空旅游线路。狠抓旅游促销,组织部分景区、县参加了厦门第四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上海旅游节、兰州黄河经济旅游洽谈会等旅游宣传活动;积极打造从西北兰州、西安进州的安全旅游黄金通道;积极协调相关市州旅游部门,争取恢复九环东线;积极着手打造汶川大地震遗址纪念地前期工作。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4亿元人民币,分别下降77.3%和76.6%。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逐步复苏。
  (四)消费逐步恢复活力
  震后积极组织流动售货服务车、帐篷售货和板房售货等形式,全力以赴恢复灾区商业网点经营。恢复重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45家,恢复面93%;新建39家;并恢复重建茂县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有力地促进了灾区商品供应。家电下乡销售产品累计7087台(件),补贴资金132.7万元,7087户农牧民因此受益。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亿元,下降27.8%。
  (五)固定资产投资下滑趋势减缓
  抢抓灾后重建机遇,积极争取重建项目,一批因灾停工的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相继开工。汶川至马尔康、映秀至汶川、九寨沟双河至黄土梁、九寨沟县城至甘肃界、夹金山至达维、茂县至黑水、漩口至三江(含寿江大桥)、卧龙至日隆、映秀至卧龙、黑水至中壤口、茂县至北川界、小金至马尔康卓克基、松潘川主寺至平武界、阿坝红原机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17条国省干线和重要经济干线公路相继开工。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积极争取上报扩大内需项目在我州实施,已有一批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厂、廉租房建设、农网完善工程、通乡公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农村安全饮水、乡镇卫生院、乡镇综合文化站等项目立项。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超出年度计划7亿元,比上年下降24.5%,高于年度计划5.5个百分点。
  (六)积极推进招商引资与出口
  全年招商引资新引进协议合作项目11个,协议资金102亿元人民币。新批准外资项目1个,批准外资增资项目1个,合同利用外资120.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27万美元。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791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583万美元。
  二、积极争取对口援建
  积极做好六省两市对我州六县两乡的对口援建工作,援建工作进展良好。确定援建项目305个,总投资83亿元。开工项目60余个,到位援建资金11亿元,完工项目12个。与援建省的项目对接工作取得成效,汶川川西磁业公司、阿坝州岷江鑫星磁业公司分别与广东省江门粉沫冶金厂签订了总投资2.5亿元的合作项目合同,岷江硅业公司等4户企业分别与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
  三、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取得新成绩
  (一)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工作扎实推进
  地震后,卫生防疫工作覆盖重灾区全部受灾村和受灾群众临时居住场所,灾区无传染病暴发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向灾区困难群众每天发放的10元补助金、1斤粮和向三孤人员每人每月发放的600元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到位。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纳入保障范围,已有城市1.1万名、农村10.7万名受灾困难群众纳入城乡低保。受灾新增131名三孤人员和2710名原三孤人员均得到妥善安置。到8月初,全州累计自建过渡房8.9万套,对口援建省市建成活动板房3.5万套,基本满足了灾区群众的过渡安置和学校、医疗卫生用房需求。面对可能出现的极端严寒天气,切实把抓好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工作贯穿整个冬天,积极争取电力恢复省市对口援建,及时恢复建设一批10千伏及以下低压配电网络和一批农村小水电电源。切实按照四保一储备的要求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确保过冬住房加厚加固、御寒衣被发放到人、冬春口粮满足需求、卫生防疫措施落实和应急储备充足到位。全面完成3万余户需要在过渡房过冬的房屋加固加厚整治工作,同时增添取暖设备和取暖燃料,发放棉被70余万床、冬装50万套、棉鞋3万双、火炉3万具,储备口粮4500多万斤。积极做好药品器械储备、应急免疫接种,食品安全监督和健康教育活动等工作。
  (二)城乡住房建设全面推进
  受灾群众自建过渡安置房补助金、受损农房维修加固补助金、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补助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年末,共计兑现灾后恢复重建农村住房补助金6.8亿元。其中:自建过渡安置房补助8万余户、1.6亿元;受损住房维修加固补助6.7万户、2.1亿元;永久性住房重建补助3.4万余户、3.1亿元。对建房困难群众发放了财政贴息贷款,并快速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及时建立农房恢复重建建材特供保障机制。全州农房维修加固任务于11月27日全面完成。农房恢复重建累计开工11.5万户,开工率91.2%;竣工8.7万户,竣工率69%。其中,重建累计开工4.6万户,开工率80.4%;竣工1.8万户,竣工率31.3%。城镇住房重建开工2340套,竣工25套;维修加固开工4045套,竣工784套。全年新建廉租住房840套、4.7万平方米,完成廉租房建设221套、1.1万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住房405套、3.56万平方米。
  (三)全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全州财政教育支出9.9亿元。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保障,为14.2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为7.58万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同步享受当地农村两免一补政策。为8.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及震后异地复学的高中阶段学生和教师提供生活补助,并相应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全州财政医疗卫生支出4.3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继小金、黑水纳入试点范围后,全州69.3万农牧民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自愿参合65.2万人,参合率达94.1%;到位资金5137万元,到位率97.5%。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建立,救助城镇贫困对象2.1万人,人均救助82元;救助农村贫困对象3.2万人,人均救助114元。
  (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推进
  全州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6亿元。就业促进行动进展顺利,城镇新增就业4713人,下岗失业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708人,帮助4050等救助对象实现再就业5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6.1万人和5.4万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4.5万人,发放低保金5086.8万元,人均补助133元/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9.9万人,发放低保金4577.2万元,人均补助38元/月;对后续生活救助政策到期后生活仍然困难的因震受灾群众,积极推进后续生活救助政策与现行民政救助政策接轨,分别纳入城乡低保。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等工程顺利实施。
  (五)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
  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全州356.4万公顷森林进行了有效管护。完成人工造林6672公顷,封山育林3.8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平方公里,治理沙化土地1.7万亩。绿化造林进展顺利,完成森林碳汇造林5500亩。
  (六)精心组织实施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等民生工程
  各项惠民行动精心实施,制定和落实各项惠民行动规划,积极争取、安排落实项目资金。出台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涉及该项目的11县编制了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易地育人顺利实施,解决了81所学校的供水工作,病区2.64万名适龄儿童全部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和生活,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补助按时发放,聘用152名教师及管理人员。年度供应口粮1729万公斤。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敬老院建设进展顺利,参照五保供养标准对度大骨节病患者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100元,并将度患者全部纳入了农村低保,每人每月补助38元,并配套10元生活补贴;将全部大骨节病患者纳入新型农村医疗救助;启动建设州大骨节病残疾人康复中心。易地搬迁项目启动8个县,克服国家资金未到位的困难,完成80%工程量,完成1915户、9298人的异地搬迁安置;整村推进进展顺利,在136个村为2040户贫困户建设住房,其中72个村完成80%的工程建设量;同时,产业结构调整等配套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全州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四项安全生产指标同比均呈两位数下降态势,分别下降61%、43.6%、43.9%和81.6%。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历程,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县、各部门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全州各族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无私援助的结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州灾后重建才刚刚开始,肩负的任务极其重大而又艰巨;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将尤其体现在旅游业上;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居民消费意愿呈下降趋势;重建所需建材、人工费用价格上涨压力依然较大。
  尽管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国家宏观调控全面转向扩张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同时,我州更面临灾后重建的机遇,加之国家出台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四川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面临如此众多机遇,我们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及主要任务
  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目标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州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加快一强一地两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十分重要。
  结合灾后重建目标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加快推进富民强州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方案》相衔接,现提出200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亿元,增长76.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2.2亿元、78亿元、3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223%、18%。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亿元,增长42.9%。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3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达到306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达到13958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全力抓好农业恢复生产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落实《农业发展上台阶建设项目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狠抓永久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受损农田水利灌溉渠系、机电提灌设施的恢复重建,加强牧区节水灌溉和农区节水农业灌溉建设,争取解决1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恢复整理受损耕地,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突出抓好基本农田保护,提高宜粮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基本农田保有量保持在9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恢复到17万吨,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稳定农民种粮收益。加快农村公路恢复重建和改造,努力恢复村内损毁道路、机耕道、牧道、林区道路;加快农网和牧区电网的恢复重建,抓好农村户用沼气的维修、重建。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文化设施。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加强小型山地灾害治理。抓好草原保护和建设,维护草原生态安全。积极建立农业风险防患机制,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加快特色产业恢复重建,提高经济作物比重,优化畜牧业结构。推进土地(草场)经营权合法流转,发展集约规模经营。立足种植业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粮食、水果、干果、蔬菜、豆薯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道地药材、茶叶、山野菜、食用菌、花卉等新兴产业,着力推进特色种植业。立足草畜资源优势,在牧区大力发展牦牛奶肉、藏绵羊肉生产,在半农半牧区大力发展肉牛肉羊和PIC生猪生产,着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力争牲畜总增率18%、出栏率30%、肉类总产量达8.5万吨、奶类总产量达10.6万吨。立足林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林产业,在适宜区域启动工业原料林建设,规划和实施核桃、花椒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着力抓好本土林木培育。
  (二)全力抓好工业恢复重建
  一要全力抓好受损企业恢复生产。尽快打通北网外送通道,恢复理县-汶川-茂县220千伏线路;修复南网汶川-映秀-漩口220千伏输电线路,确保该片区工业企业恢复生产的电力需要和外送需求;抓紧实施小金日隆-县城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力争在6月底前建成;全力抓好阿坝铝厂11万吨投产项目的电力保障,确保正常生产。加快福堂、太平驿、渔子溪、耿达、映秀湾等骨干电源恢复重建,启动九寨药业、红狮新型水泥等一批工业企业恢复重建。力争年内70%左右的企业恢复生产,努力实现全州工业经济的恢复性增长,确保实现工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98.8%。
  二要全力推进园区布局调整与建设工作。按照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注重整合与提升并重,增加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贷款,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结构优化,延长产业链。全力做好工业北移等园区布局调整工作,抓紧做好水磨地区工业资产评估等迁建前期事宜准备工作,加快茂县工业发展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尽早促成迁建企业和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全力推进汶川漩口新型工业园区、茂县土门高载能工业园区、茂县南新轻工及农畜产品加工园区、松潘镇江关高原畜产品加工园区和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建设力度,积极协调落实税收、财政和经济指标分配比例及征收办法,加快省级工业经济园区申报。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积极构建我州工业园区发展新格局。
  三要全力承接产业转移。抓住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机遇, 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以效率优先促进承接产业转移;认真研究产业梯度转移规律,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政策规划的研究,重点研究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完善基础配套设施,降低综合配套成本;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积极承接沿海成本敏感型、要素集约型、市场内需型、技术先进型、企业扩展型项目和产业的转移。
  (三)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要抢抓机遇,尽快开工一批新项目。年内力争核准开工双江口电站。全面开工建设汶川至川主寺、茂县至绵竹、日隆至小金、小金至丹巴、黄土梁隧道等公路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一批通乡公路和通村公路;开工建设阿坝红原机场、九黄机场扩建,积极做好成兰铁路我州段的衔接和服务工作。
  二要抢抓机遇,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抢抓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机遇,准备一批成熟度满足国家要求的项目,抓紧做好项目论证工作,对已纳入规划的项目,提前介入,加强指导,快速启动,同步推进,及早开展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以及环境评价、节能评估等工作,主动帮助项目业主把各项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加快项目审批进度。着力抓好阿坝铝厂9万吨电解铝前期工作、香港汇日集团700万轮毂生产厂建设的各项工作,力争早日动工。交通领域重点加强西部断头路、出州通道公路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水电建设以大渡河双江口控制性工程为重点,带动脚木足河、绰斯甲河和小金川河流域开发,加快卜寺沟、下尔呷、巴拉、达维、上寨、观音桥、汗牛河、杨家湾等梯级电站前期工作;加快俄日河规划水电开发规划报批,推进西里、永乐、黑河、陵江等预可研工作, 保持水电开发的有序推进。积极推进黑水色尔古500千伏变电站实施工作,并会同省电力公司阿坝公司研究大渡河流域金川、马尔康、小金电力送出电网走廊建设,根据地震后地质变化,进一步完善规划,适时启动前期工作。
  三要抢抓机遇,全力推进已开工项目。切实完善并加强项目推进机制,加大推进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汶川至马尔康、映秀至汶川、九寨沟双河至黄土梁、九寨沟县城至甘肃界、夹金山至达维、茂县至黑水、漩口至三江(含寿江大桥)、卧龙至日隆、映秀至卧龙、黑水至中壤口、茂县至北川界、小金至马尔康卓克基、鹧鸪山隧道西洞口至红原、松潘尕力台至瓦切至红原、松潘川主寺至平武界等国省道的续建工作。力争年内完成都江堰至映秀高速、茂县至黑水、达维至夹金山、小金至丹巴、九寨沟县城至甘肃界等公路。加快毛尔盖、晴朗、色尔古、双河、狮子坪、古城、猛固桥、小姓、吉马、四板沟和米亚罗等在建电站的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按时竣工投产,力争2009年恢复水电装机达224.5万千瓦(其中,新恢复装机71.5万千瓦)、新增水电装机64万千瓦,进一步巩固水电工业经济支柱地位。
  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亿元,增长345%。
  (四)全力做好旅游促销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重振旅游业。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集中行政、经济政策等资源,向旅游业全面倾斜,进一步扩大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各种导向性政策的支持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和优惠力度。在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通道的恢复和提升的同时,努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重树旅游安全目的地形象,全力搞好旅游促销工作,努力解除外地游客的顾虑,用价格等优势吸引游客,进一步提高旅行商的组团积极性。力争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40万人次,增长70%,实现旅游收入29亿元,增长66%。
  (五)全力解决重大民生问题
  一要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力。保持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努力扩大居民的服务性消费,引导社会投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大幅度降低服务性消费成本。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增加对中低收入者、困难群体的生活补贴,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切实开展家电下乡工作,促进农村消费。力争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亿元,增长25%。
  二要全力实施居民住房重建。5月12日前,完成农房重建总量的60%;国庆前,全面完成农房重建和城镇居民住房维修加固任务;完成城镇居民损毁房屋重建总量的70%;年底前,基本完成城镇住房重建任务。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建立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推进全州城镇化进程,保障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如期实现家家有房住目标。在汶川(含县城、水磨镇)、茂县、理县、九寨沟、马尔康等县进行试点,建设安居住房30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实物配租3889套。全面实施灾后城乡重建规划,加快映秀、威州、水磨、漩口等十三个乡镇的重建,全力打造新汶川。完成茂县、理县、松潘、黑水、小金等县城的功能恢复、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改造。
  三要全力实施社会事业重建。全力加快教育事业重建。全面恢复重建各级各类教育基础设施,配套相应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把学校建设成为最牢固、安全的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水磨、三江教育区建设。恢复重建阿坝师专、州中职校、汶川第一中学、汶川水磨中学、茂县中学、茂县民族中学、茂县土门中学、理县中学、茂县凤仪镇小学等中小学。争取秋季开学前基本完成190所学校的重建任务。全力加快卫生事业重建。以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完善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3月底前完成参合农民个人缴费筹集。力争在今后两年时间内完成损毁的县、乡、村卫生医疗机构的重建,设施装备、技术水平、服务功能超过震前水平。确保年内完成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小金及黑水6县人民医院主体建设;建成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小金及金川7县妇幼保健机构;启动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小金、金川、马尔康7县中(藏)医院建设,汶川、茂县、松潘及金川县年内建成,理县、小金完成主体建设;启动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及小金5县疾控机构建设;启动汶川、茂县、理县、小金、黑水、九寨沟及金川共计71个乡镇卫生院的建设,确保年内建成;完成理县81个、松潘县20个、小金52个、黑水79个、九寨沟57个及金川县37个共计326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全力加快文化体育基础设施重建。合理布局建设州、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新华书店及各类文化设施整合建设。抢救修复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州文化馆、州图书馆、州博物馆、州博物馆文物库房、茂县、理县、小金县、黑水县、松潘县图书馆、九寨沟县文化中心,汶川县、茂县、理县、小金县、黑水县、松潘等县文化馆、文物管理所业务用房,金川、马尔康、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6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以及乡镇电影院的建设。着力恢复受损文化产业,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藏羌标志性建筑物的保护。妥善保护地震遗址,建设地震遗址博物馆,加强受损文物的修复工作。恢复发展农家书屋(社)体系。健全出版物发行网点,启动汶川县、黑水县新华书店重建。恢复重建汶川县、茂县、理县、小金县、黑水县、松潘县、金川县、九寨沟等县体育场、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和农民健身工程。全力加快广播电视事业重建。完善广播电视网,提高综合覆盖率,恢复重建汶川、茂县、理县、小金、黑水、松潘、金川、九寨沟等县广播电视业务用房及设备、有线电视前端设备、干线、用户分配网络及广电数据平台、发射台业务用房及设备、乡镇广播站业务用房及设备。继续抓好村村通工程建设。做好农村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建设、西新工程第四期第二阶段建设任务。着手建设广播电视传输网络,逐步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全力加快民政事业重建。加强社会福利、生活救助,优抚安置和救灾物资储备、残疾人设施等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县、乡镇福利机构集中供养能力,保障灾区特殊人群基本生活。恢复重建州福利院、州儿童福利院、汶川、茂县、理县等县福利院和残疾人设施。全力加快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重建。搞好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机构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服务体系。恢复重建汶川、理县、茂县、小金、黑水、松潘、九寨沟、金川等县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争取建设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马尔康等县的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中心、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和信息系统。
  四要抓好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年内计划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34亿元,用于2.6万名易地育人学生生活补助和口粮供应、解决150所学校供水、供应口粮1755万公斤;实施116个贫困村饮水工程、1.3万亩农田水利灌溉,继续对大骨节病患者分类实施集中供养3144人、农村低保3.8万人、医疗救助4.1万人;积极实施住房建设,并支持其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同时提供补贴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大骨节病科技攻关。
五要全力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坚持政府组织、群众自愿、就地从优、生活便捷、突出特色的原则,整体建设与改建并重,建设定居新村,力争全年完成93个村、1万户的定居问题;抓好帐篷改造提升和帐篷内生产生活设施改造的帐篷新生活建设,全面完成牧区527个村、4.15万户、21.07万人帐篷新生活行动;抓好村民活动中心建设,发展农村教育、农村卫生,科技文化等新村公共设施建设;全力搞好村内道路、安全饮水、电力供应、排污管网及垃圾处理、定居新村通信等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08个定居点公共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实现项目覆盖乡村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目标;发展畜牧业、种植业与旅游业并举的牧区特色经济;加强新村基层组织建设。
  六要切实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努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00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000人,就业困难对象就业1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做好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大力实施以工代赈,积极为因地震失去收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加强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返乡农民工参加灾后重建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
  七要全力实施生态恢复。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力争年内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50万亩,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后续工程。恢复重建7个县10个保护区、栖息地。防沙治沙5万亩。对365.4万公顷天然林实施长年有效管护。推进汶川、理县、茂县、小金、松潘、黑水6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快一灶一炉温暖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好500万亩退牧还草建设,进一步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争取尽快启动防沙治沙工程和湿地保护工程,扎实做好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和项目的储备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灾害性治理。抓好改革试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八要切实加强建材生产供应和价格监管。促进建材生产供应。采取措施,切实增强灾区建材企业生产能力、保障建材生产企业运营、综合利用灾区固体废弃物并鼓励发展和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加强建材产品质量管理。保障灾区建材运输。尽快恢复灾区道路交通,加强瓶颈路段疏通与维护,提高通往城镇和边远乡村的道路通达能力。加大重点路段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监测、预警和治理力度,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统筹组织运输力量,及时发布建材市场供需信息,组织引导社会运输力量参与大宗建材运输,减少倒运和仓储环节,保障城镇、乡村大宗建材供应。加强建材价格监督管理。针对重建中所需物资供需矛盾突出的现象,在完善建材特供机制的基础上,加大建材价格监测监管工作力度。加强对重建特供建材价格管理、对市场化运作的建材价格适时实行临时干预,保持建材价格基本稳定。
  (六)全力加强财税金融工作
  克服增值税转型改革、其他政策性减收和地震对全州财政大幅度减收的不利影响,积极争取过渡期转移支付补助、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和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努力化解全州财政不断增加刚性支出的矛盾,全力做好增收节支,做好基本财力的保障工作,切实保障民生方面的支出。抢抓国家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机遇,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力度的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努力拓展重建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强化银、政、企合作,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加大资本市场运作力度,积极推进资源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发挥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的重要作用,促进货币信贷供应总量合理增长,引导和改善市场预期。支持能够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的项目。
  (七)全力抓好安全生产
  重点加强对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监察,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安全生产工作与巩固隐患治理工作任务相结合,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全面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各类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继续下降,不突破省下达的控制目标,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死亡事故;加快推进全州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各位代表!加快灾后重建步伐,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任务繁重,使命光荣。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坚持实现我州一强一地两区目标任务不改变,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和促进增长而努力奋斗!


 

 

 

阿坝州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
与2007年、2008年比较一览表

 

计 量

单 位

2007年

2008年

2009年预期目标

绝对额

增长(%)

绝对额

增长(%)

绝对额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05.1

13.7

75.6

-35.7

140

76.6

第一产业

亿元

19.6

6.0

20.2

-14.8

责任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