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宝
天宝是我党早期培养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之一。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曾在其作品《西行漫记》中赞誉天宝是“藏族革命的先驱者”。
天宝又名桑吉悦希,男,藏族。1917年3月出生在马尔康县党坝乡石果坝村。1936年底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在定边县创办中共中央党校,专门设立了少数民族学员班,因有一定文化基础,桑吉悦希被任命为班长,全班共有藏、彝、羌、回、蒙古等民族学员20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同志每周轮流前往中央党校讲课。一次,毛泽东主席同少数民族学员座谈时,问学员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当问到桑吉悦希时,学校领导介绍桑吉悦希是民族学员班班长。毛主席称赞:了不得,叫什么名字?在得到回答后,毛主席又问:桑吉悦希,在藏语中是什么意思?桑吉悦希解释说“桑吉”是佛祖的意思,“悦希”是宝贝的意思,是活佛取的名字。毛主席听后笑道:“你们都是我们党和红军的宝贵财富,是佛祖赐给我们红军的宝贝。长征时经过你们家乡,你们家乡物华天宝和“桑吉”差不多,我看你就叫天宝吧。”大家鼓起掌来,天宝这个名字很快就传开了并沿用到今。
天宝出生于一个土司所属的贫苦藏族农民家庭。兄弟三人,父母早亡,他和两个弟弟受尽土司头人的折磨和剥削。作为家中最大的孩子,遵循当地习俗,自幼便被送到党坝寺院当“扎巴”(喇嘛)。由于党坝地处偏僻,喇嘛寺规模很小,寺院只有20多人,只有一位老喇嘛管事,教导小喇嘛学藏文、学念经。1935年春天,被禁锢得像铁桶一样的“四土”地区,传来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消息。在此之前,国民党政府和土司头人散发了大量红军“杀人放火”、“共产共妻”、“灭族灭教”……等谣言,一时闹得人心惶惶。不但土司头人上山躲避,连普通百姓也逃到山里。天宝所在寺院的僧众也随即躲藏起来。但不久后,藏民族同胞发现这支汉人队伍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不进寺院,不住民房;又和譪可亲。虽然语言不通,也总是笑眯眯地打着手势与他们交流。渐渐有些胆大的人下了山,也知道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专打国民党军队,为穷苦百姓打天下。他们宣扬和实施的民族团结平等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深得藏族群众的拥护和欢迎。群众的疑虑和恐惧消失了,称红军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躲避到山林中的群众纷纷返回家园。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感召下,在相信红军是真正为穷人办事的,可以信得过的信念支持下,18岁的天宝毅然参加了红军,被任命为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副队长,由于政治思想觉悟提高很快,工作积极,打仗勇敢,年内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5年底,藏区最早的民族自治政权——格勒得沙革命政府建立,它是由“藏民族中觉悟最先进、斗争最坚决、承认本党党章能为本党党纲坚持奋斗,不顾一切牺牲的分子”所组成。天宝任青年部长兼青年团中央团部长。不久,由于红四方面军南下受阻,回到川康地区,天宝调任藏民独立师政治部任青年部部长。师政委老将军李中权曾赞誉道:“是一个很能干的年轻人”,他们担负着全国警戒和筹集粮草的重任。1936年秋,少数民族革命武装——番族人民自卫军成立,天宝调任党代表,他和金世柏等人率领这支由来自懋功(小金)、卓克基、党坝、梭磨、绰斯甲等地的优秀青少年组成的队伍随红四方面军主力再次翻越雪山草地,时而走在前面为大部队开路,时而断后阻击追兵,时而护送伤病员,时而收容掉队人员。天宝还遵照上级指示挑选出政治思想好、身强力壮、熟悉地形的藏族战士当翻译、做向导。到达甘肃省岷州后,撤销番族人民自卫军的建制,人员编入其他部队继续北上。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中央党校专设少数民族班,天宝任学员班班长。1937年初,中央党校从定边县迁至延安,专门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而设立第七班,天宝任班长兼党支部书记及党校党总支成员。在党校民族班系统学习的一年多时间里,天宝的思想觉悟和汉语文知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938年4月结业后被派任新疆西路军新兵营学生队队长。1941年我国第一所民族院校——延安民族学院创立后,天宝被派往该校深造,并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和西南民族区区队长。在此期间,正规、系统学习了政治和文化知识。政治课的内容为中国革命问题、民族问题和时事政治。文化课的内容包括汉语文、民族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和自然常识等。学院老师授课时非常注意掌握少数民族学员的政治文化程度,生动地联系当时的社会和抗日救国实际,天宝和其他学员一样学习兴趣甚浓,学习氛围很好,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时事政策教育,也受到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的教育。1941年,天宝和学院全体师生一道,热烈响应党中央开展生产运动的号召,积极投身于大生产运动当中。学院是一个民族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干部、老师、学员都模范地遵守党的民族政策,相互尊重对方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团结互助、友爱合作,吃的是小米,住的是窑洞,生活非常艰苦,不时还受到日寇飞机的骚扰,但在“窑洞精神”的启示和熏陶下,天宝和学院师生过着紧张而有秩序、严肃而活泼的学习生活,进步很快。同时天宝还兼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时常参加民族政策的实践活动,这一切都为他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天宝被派往内蒙古伊克昭盟从事地下工作,先后出任过太盛喜商店副经理、阿克托族保安队回营教官。以后又担任中共城川区书记、蒙汉支队三大队教导员等职。天宝以其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较深的民族政策修养,加上勤奋的工作,出色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艰巨任务。
1949年6月,天宝作为藏族代表,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任第一、二小组成员,负责具体草拟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代表名额,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组织法案等工作。9月28日,由于坚决拥护政协会议所制定的共同纲领、政府组织法、政协组织法等纲领文献,坚持执行已经明确规定在共同纲领中的民族政策,天宝当选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0月1日,出席在天安门举行的开国大典。年底,重庆解放后,奉命调往中央西南局统战部工作,担任西南军军区政法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就在这一时期,美、英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西藏的阴谋活动,妄图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西南民委负责人的天宝,于1950年1月23日在重庆市新华社发表谈话,严正指正:“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任何反动阴谋侵略与出卖西藏,都将遭到西藏和全国人民的反对而彻底失败”。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奉命向西藏进军,天宝作为十八军先遣队的领导成员率先进藏。途经甘孜藏区时,他发挥了藏族干部的特殊作用,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带到藏族聚居区,向藏族僧侣、群众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不遗余力地宣传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军区颁发的《进军西藏各项政策的布告》;与著名的藏族爱国人士白利寺格达活佛、德格土司降央伯姆和孔萨土司萨益多、大头人夏克刀登等人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动员他们为解放甘孜和西藏作出有益的贡献,天宝也嬴得了西康地区藏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1950年11月24日,我国第一个专区级自治地区——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成立,天宝当选为第一任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并任中共康定地委副书记、西康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共西藏工委委员等职务。那时西康藏区刚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获得解放,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敌特横行,冤家械斗频繁,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天宝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慎重稳进”方针,团结其他同志一道夜以断日地开展工作。接管旧政权,安定社会秩序,与民族宗教上层人士结成爱国反帝的统一战线,广泛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为进藏部队驮运物品、抢修公路、修护桥梁。明令废除“乌拉”差役,实行轻税政策,帮助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医治疾病,加紧区域自治政权的建设。在天宝主持下,1950年11月通过了《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任务》、《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条例》、《团结公约》等文件。这些对促进自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藏族干部当家做主以及加强各民族之间和藏族的内部的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2年初,逃到黑水地区的原国民党72军副军长傅秉勋、特务头子周迅予等,妄图建立所谓“川康甘青反共根据地”。天宝奉命带领工作组与卓克基土司索观瀛一道深入叛匪巢穴,做民族上层人士苏永和的工作,向苏等人晓以大义,讲清形势,有力地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黑水。1952年12月,天宝当选为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1953年3月由川西军区副政委郭林祥、自治州区主席天宝等人组成“川西北前线指挥部”率军进入草地。3月29日,唐克战斗,解放军大获全胜。此后不久又生俘国民党马步芳残匪头子马良等。由于川西北前线指挥部耐心细致的工作和人民解放军捷报频传,阿坝土官华尔功臣烈等上层人士把隐藏在当地的特务头子周迅予、何本初(原国民党四川省第十六专署专员)交给解放军,川西北民族地区获得全部解放。
1954年9月,天宝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参与审定通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5年6月,为处理好川、甘、康、青四省毗邻地区的民族关系,国务院成立了以天宝等为领导的川西甘青四省边境工作团,深入四川省阿坝地区、甘肃省甘南地区、西康省甘孜地区和青海省果洛地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调解历史遗留下来的重大边境纠纷,推进了四省边境地区的民族工作 ,促进了边境各民族间和藏族内部的团结。同年,天宝出任四川省副省长兼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省委民族工作委员会副书记。12月,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改为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在阿坝藏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天宝当选为州长。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侯补委员。
天宝作为四川省民族工作的负责人之一和在甘孜州、阿坝州任职的有利条件,他同各族干部和群众一道,在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恢复和发展民族地区的生产,改善群众生活,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等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藏区封建农奴制度没有废除,人民还没有真正得到翻身解放,民主改革势在必行。为取得经验,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天宝等人遵照党的指示,带领工作组深入甘孜藏区进行调查和改革试点。1956年6月和1957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先后两次召开会议,讨论甘孜州的平叛和改革问题。鉴于天宝对藏区和藏族的社会、历史、经济、宗教都比较了解,因而党中央和毛主席十分重视征询并采纳他的合理建议,如:不动喇嘛寺院的财产、寺庙基本保留等。1957年7月,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在青岛召开的民族工作会议,聆听了周恩来总理《关于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著名讲话。此后,便全力投入到四川民族地区的平叛、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文化大革命”中,天宝遭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被幽禁囚居,受尽折磨。被周恩来总理救出恢复工作,先后出任四川省、西藏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粉碎“四人帮”后,出任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区委书记和四川省委书记、副省长兼省委民族工作委员会书记。曾当选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和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衷心拥护和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他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顾年迈体弱,深入基层,特别是深入民族地区调查研究。1984年以来,行程二万五千里搞调研,被称为走完两次长征的人,足迹踏遍四川民族地区及现重庆市的涪陵、黔江地区。为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团结稳定,积极向省委、省政府献计献策;为民族地区的繁荣昌盛,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宗教政策;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宏扬兴川精神,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不懈的努力,充分发挥着一个红军老战士,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愧为藏族人民革命的先驱者。
2008年2月21日,天宝同志在成都逝世,享年92岁。
劳让金巴
劳让金巴,男,藏族,马尔康市查北村人,生于1891年,小头人扎斯巴热惹之子。七岁时进入马尔康喇嘛寺,随大活佛第二代钦日阿斯丹碧严木措学藏文,并服侍大活佛的起居衣食。
劳让金巴学习藏文十分勤奋以至忘了白天黑夜,对大活佛的服侍又十分勤谨,深得大活佛赏识,十三岁时,大活佛收为徒弟,并预言他的前世缘份在西藏甘丹寺。
1910年,大活佛圆寂。生前留下话语,将其尸骨送往西藏三大寺院之一处。遵照大活佛遗嘱,劳让金巴与另两个和尚步行三、四月,将其骨灰护送到西藏甘丹寺。从此,他留在该寺继续学习二十余年。在甘丹寺学习期间,他仍勤奋不辍,苦读自励很有造诣,被一层一层提升起来。之后,西藏三大寺院一万六千余众僧考试中,他考取显教第一名,密教第二名。第十三世达赖喇嘛亲命为“堪布”,其后就任甘丹寺堪布8年余。
进入四十年代,四土之一的卓克基土随着鸦片市场开放,大量的外民族涌入,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土司、头人及商贩为大获暴利,对百姓的盘剥变本加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土司索观瀛为加强其统治,束缚百姓言行,迫切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加强马尔康寺教务,以其“神威”助政,于是派儿子索国纲(石旦巴日迦木措喇嘛)前往西藏迎请劳让金巴回马尔康。此时,堪布劳让金巴在西藏已很有声望,不愿回马尔康。但又托不过人情,只得向十四世达赖请假告归。达赖允准,但要他必须回西藏,约于1943年,他回归马尔康。
劳让金巴博学广闻,明谙世理。主持马尔康寺期间,为严肃教纲,他亲自为钦日阿斯丹巴碧严木措撰书祭文,对该活佛大加颂扬。同时,也采纳不同于该活佛的主张(该活佛代理卓克基土司职期间,曾大兴格鲁教灭本波教),与其他教派平等相处,赢得各教派众僧及百姓的敬重。为索土司倡佛助政,稳定卓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索观瀛对他敬之若神明,见面必躬,美食必贡。他对土司也有求必应,有言必听,对百姓宣扬:“土司是菩萨派来的,一切要服从土司的命令!”当土司有难时,即出面排解,施以“神威”保护。一次,卓克基土司被大水沟百姓追赶要杀他,土司跑到喇嘛寺大呼:“堪布救我!”劳让金巴闻声出来站在殿阶上,百姓看见就急忙磕头散去。1949年秋,郭有隆事件爆发,百姓几百人武装包围官寨,大兴问罪之师,将土司索观瀛困在官寨内达三天。在土司答应让步后,愤怒的百姓还是不散,危急关头劳让金巴得知,即和其他喇嘛前往调解,百姓才慑于“神威”散去。使土司索观瀛再次脱离危险。
1950年11月,国民党残余发动了靖懋叛乱,国民党特务多次派说客到卓土挑唆索观瀛和部分头人起兵响应,劳让金巴明辩是非,借问神问卦之时,对索进行忠告与规劝,使国民党特务的企图未能得逞。
1951年8月13日,马尔康地区和平解放。9月,召开了四土阿坝绰斯甲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开展文教工作,在四土阿坝建立民族小学的决议案。12月,四土阿坝绰斯甲临时军政委员会指派文教干部彭全森邀请地方有关人士,组成了马尔康小学筹备委员会,进行建校的各项筹备工作,并选定马尔康喇嘛寺为临时校舍。身为马尔康军政委员会民族小学筹委会成员的劳让金巴大力支持。为筹建学校,动员学生上学,他和筹委会成员四处奔走。当时,有人散布:“共产党要把娃娃带走,拿去抗美援朝”。入学动员工作开展非常困难。他反复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文教政策,还率先将自己的徒弟安真送入学校,马尔康寺里的小活佛陈丕受其影响,希望入校学习,也得到他的同意。他还亲自骑马,步行与彭全森等人分头到附近高山村寨,说服动员了一部分藏族子女到校学习。解放后的马尔康第一所民族小学“马尔康民族小学”于1952年3月24日正式开学。经四土阿坝绰斯甲临时军政委员会批准,劳让金巴兼任马尔康小学名誉校长。同年秋,政府拨款修建新校舍。劳让金巴除为募集建校资金,动员地方投工献料,还以身作则献出一千个银元和寺里的部分粮食,以改善学习条件。此间,他还义务协助临时军政委员会出版《工作小报》,做藏文翻译工作。
1955年,劳让金巴出席北京召开的全国佛教理事会。返回马尔康后,他积极主张宗教与学校分离。
1956年,人民政府在阿坝州全面进行民主改革运动,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与灭亡,妄图以发动叛乱来阻挠人民政府进行民改运动。劳让金巴见事关重大,积极劝阻要起兵参叛的上层人物,要他们看清形势,使马尔康附近未能发生武装叛乱。
由于劳让金巴对人民作出了贡献,人民政府对他给予充分肯定,他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委员、理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四川省政协常委;阿坝州文教处第一任处长;阿坝州佛教协会第一任、第二任会长。
“文革”中,劳让金巴蒙受冤屈遭受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68年2月病故于阿坝州人民医院,时年77岁。
阿 来
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市梭磨乡马塘村,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全国人大代表, 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阿来初中毕业回乡务农,后考入马尔康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5年中学教师。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从1994年《尘埃落定》写出至1998年出版期间,阿来由阿坝州一家杂志转辗到四川成都《科幻世界》由编辑到总编辑社长,《科幻世界》在阿来手里由一本杂志变为五六种,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5届茅盾文学奖,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得奖者(41岁)及首位得奖藏族作家。2009年3月,当选为四川省作协主席。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同年,阿来连任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语自在》等。2018年,作品《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他由此成为四川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茅奖、鲁奖的双冠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