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民俗
服饰在民族文化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反映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也是这个民族长期历史文化积淀外在表现的一个方面。鲜明的服饰特色能很容易地区分于其它民族。
金川多民族聚居,不同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但是,金川各民族发展历史差异很大,主要居住的嘉绒藏族(也包括部分讲安多方言的藏族),他们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数千年,服饰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服饰文化十分丰富。而汉族和回族在金川居住的时间,只有200多年,因此,汉族和回族早期的服饰,都沿袭的是他们祖籍居住地的服饰,其后为了适应新的自然生态环境,族群之间相互影响,在服饰方面也悄然起了一些变化。
一、嘉绒藏族服饰
(一)古金川人的服饰
从地下考古发掘和石棺葬文化可知,早在5000年前,古金川人就已经创造丰富的服饰文化。在二嘎里刘家寨古人类遗址的出土遗存中,有石纺轮、石刀、石笄、石环、石镯、骨椎、骨笄、骨针、骨环、蚌饰等。石纺轮证明古金川人已经能纺线,纺线的最终目的还是织布,说明古金川人不仅仅有兽皮制的衣服,而且已经有了麻类或毛类织物可供缝制衣服。石刀、骨椎、骨针的出现,更证明当时已可以用针别别(针眼)很小的骨针缝制不同形制的衣物。石笄是古人用来别发髻或卡帽子的用具,说明古金川人早在5000年前,就有佩戴手镯、垂挂饰物风气,对美的追求,已经是当时妇女的审美情趣。
秦汉时期,这里已形成了以定居农耕为主,畜牧和采集为辅的经济形式,麻布和兽皮是当时主要的服装原料,尽管麻线较粗,但已表明手工织物的存在。史料记载:汉时的冉髋已成为这一地区较大的部落集团,“其人能作旄毡、班罽、青顿、毞毲、羊羧之属”。这说明当地的土著夷人不仅能编织麻布、鞣制毛皮。而且还能够制作各种毛类织物。到隋唐时,在族源上与汉代冉駹一脉相承的嘉良“以皮为帽,形圆如钵……衣多毛毼皮裘,全剥牛脚皮为靴。项系铁锁,手贯铁钏。王与酋帅,金为首饰,胸前悬一金花。径三寸”。这一段记载,从以帽为主体的头饰、服装材料以及身体的装饰多方面形象地描述了嘉良人的服饰习俗,虽未详言其制,但可以看出“裘褐”等的使用。这与高寒的自然环境和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是相适应的,是先民们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2.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内地官员曾经多次对金川进行过考察,而且金川当时的部落首领:“争相内附”,并得到朝廷大量的赏赐。除了加封了许多部落首领官衔外,还回赠了大量绸缎布帛类高档纺织物。
新、旧《唐书》更有大量有关金川民俗的记载,详细描述1500年以前的金川人,就有了民族风格十分独特的服饰文化,他们头戴圆形的皮帽,身穿以兽皮或兽、牛、羊毛织成的衣服,脚穿牛皮靴,项上戴有项链,胸前挂有直径达三寸黄金制作的“金花”,手臂戴有金属手镯。而像东女国的国王这样的显贵人物,服饰更加考究“其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则羔裘,饰以纹锦。为小鬟髻,饰之以金。耳垂珰,足履**。”当时金川贵妇人所穿质地非常高贵的并已有许多纹饰的衣服和裙子,并披有被后来称为“燃巴”的黑色披风。头上梳着与内地妇女相似的环形发髻,还插着有黄金打造的发饰和耳珰。耳珰也正是汉唐时期在内地汉区比较流行的是在耳垂下的一种满月形耳饰。脚下则穿着小巧精致的皮靴。
3.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金川嘉绒藏族的服饰,用料主要是羊皮、羊毛、麻布和绸缎,土司头人用棉布、氆氇。
男子的服装主要是大领毪衫。一般百姓的衣服用绵羊毛经纺成细线织成毪子,剪裁后缝制成宽大的袍服,袖口及衣襟边沿,下摆普通人镶有彩色氆氇,头人、土司及富裕户则镶水獭皮、虎皮、豹皮。更穷的人家则穿牦牛毛织的俗称“色儿岗毪衫”的粗糙衣服。有一定产业的男子穿“皮夯”,即皮靴,穷人则赤脚。袍服都须栓腰带。腰带以棉线织的素色花带或布带为主,土司头人的腰带以丝线织的花带,丝绸带或布带为主,并有银饰。腰间一般都悬挂有火镰、针线包、带鞘短刀,因悬挂在左侧,称为“左插子”,如227年前刻印的《金川琐记》所载:“男子喜佩刺刀,俗称左插子,身衣毬袍,长仅及胫,围帛,两端垂缀尻后如尾,无贫富皆同,独腰间佩刀长尺余,外鞘镶嵌不一,竟有值至数十百金者,佩犊、佩牛之俗,严禁未能尽革。”正如记载所说,金川嘉绒藏族历来尚武,腰间常横插着一柄约80余公分长的战刀。
明清时期,嘉绒男子有在左耳戴一只直径达3-4公分耳环的习惯,也喜欢留一种比较独特的胡须,清人描绘这种胡须:“夷人终身不留髭须,间有留者,率卷曲如佛顶螺髻。更有一种三撮须,最为奇观,两口角及下唇三处,各留少许,如初生榆荚大。虽于思长鬣,仅存数茎。随风飘扬,乍见令人捧腹。”
妇女的服饰比男子的服饰丰富得多。《金川琐记》载:“数十亩之家,必留三五亩种麻苎,阖家衣服,藉以取给。近日蛮女下裳多用白布,或藏制成,边幅镶红布,襞襀细致,如百叠裙,头人家妇女衣裙多用碎棉镶成,临风飘扬,颇似古时舞衣。”“衣服之外,横披大幅长毯,若释氏袈裟,日以蔽风雨,夜以代衾褥,寒暑不改服。民好徒跣,男女皆同,间用革革华 ,形制诡异。男子穿袍袴,女子短衫长裙无袴,裙带阔尺许,亦用牛羊毛织成,下垂五色流苏,其重足以压风。”
清道光五年(1825)成书的《绥靖屯志》,更详细地记载金川嘉绒藏族的服饰:“妇女妆饰 发梳数十小辫,挽结作髻,如西洋图画中式样。梳时极难,非半日不办,每月仅梳一次。其解发垂髫即入月洗裙日也。俗不贵珠玉,特重珊瑚、宝石、绿璁、砗磲,用金银镶嵌作首饰。喜用珊瑚小珠作串,发际竟有带至数串者。亦有以珠串作押领戴至七八串者。又以红绿布裹辫缠头,垂肩,总以多为贵。充裕之家,一人头面约值二三百金。即贫者亦有一二串焉。平常衣裙多用月蓝色布,如汉人之汗衣,窄袖,长仅及腰,贫富皆同。有用锦缎、小呢、哔叽镶作者,必待跳锅装、燕会日方著之。裙裳近日多用白布或藏绸制成,边幅镶红布,襞襀细致,如百叠裙。头人家妇女,有用碎锦为之者,临风飘扬,颇似古人舞衣。亦有以蛮布制者,背上皆负披单,如释氏之袈裟。或用五色绸四周镶边,间有一色者。并有披毯,用牛羊毛绩线织成,横披于背,昼以蔽风雨,夜以代衾荐,寒暑不改。好徒跣,男女皆然。间穿革革华 ,制更诡异,短衫长裙无裤。裙带阔尺许,亦用牛毛线织成,下垂五色流苏,取其厚重,足以压风。近日,富者多著袜及薄底平鞋,渐遵汉制矣。贫者则否。”衣服的特点是普遍喜欢“月蓝色布”(即后来称的葱白布)缝制长度仅至腰部的窄袖上身衣服,但作为节庆或其它喜庆时则备有用十分贵重的锦缎类上衣。那个时代流行白布或绸缎缝制的百褶裙,与现代百褶裙不同的是,头人或土司家妇女的百褶裙是用多种不同颜色的布料拼成的,显得格外漂亮醒目,同时裙下部分条幅之间没有连上,风一吹动,就会像舞动的彩带。其实这种裙子,是有讲究的。旧时金川下河地区,即马邦乡、马奈乡、曾达乡一些地方,未婚女子的百褶裙较短,只齐到膝盖以下,而且条幅都不连接,风一吹动,就会飘飞如彩带。结了婚的妇女,才会把百褶裙连成整体,并加长至脚踝,加长部分则不连接,同样可在风中飘动。
明清时的妇女身上除裹有用丈余长的单幅布作披毯外,另外有现在叫做“燃巴”的披风。另有一种日常穿的长裙,则多数用羊毛织成,较厚重,下摆垂未编织在一起的流苏。平时男女都打赤足,不常穿皮夯。
妇女一月才洗一次发,是因为头上要辫数10小辫子;并用红色和蓝色的布与辫子缠绕,盘在头上,并用珊瑚、松耳石等珠串进行装饰,称为压发。胸前也要垂挂珊瑚、松耳石、玛瑙等珠串和“嘎乌”,但名贵的饰品都是在喜庆的时候才穿戴,平时都藏在箱子里。
在绰斯甲地区,所拴腰带较宽,都要刺绣,就是土司家的女娃子,即女奴,同样要缝制用白麻布做的服装,不但要用彩布镶边,还要刺绣图案。土司认为家人在客人面前,也不能丢面子。
责任编辑:张继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