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北部,东经100°30′~104°27′,北纬30°35′~34°19′之间,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北和西北与甘肃、青海交界,东和东南与绵阳市、德阳市、成都市相邻,南和西南与雅安市接壤,西与甘孜州相连。南北长约414公里,东西宽约360公里,幅员8424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的17.31%。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州人民政府驻马尔康市马尔康镇,海拔2 600米,距省会城市成都395公里。
地名由来:关于“阿坝”名字由来和含义说法多样,但在藏族知识界、宗教界和原上层人士中普遍认为:“阿坝”一名形成于唐朝时期。唐太宗贞观年间,吐蕃王松赞干布以武力进攻松潘向唐求婚,占领松州以西地区后,从土蕃腹地阿里一带迁民至本地并居住下来繁衍生息。他们自称“阿里娃”。随着时间推移,“阿里娃”的简称“阿娃”(喻指阿里人开发的地区)被作为本地地名使用,汉译即为“阿坝”。“阿”是“阿里”的简称,“坝”可译作“者”或“人”,这是一个对人的称呼变成为对地名的称呼。
|
区划代码 |
面积 |
简介 |
513201 |
6633km2 |
县城马尔康镇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驻地,是全州政治、文化、金融、信息中心。 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北部。县府马尔康镇为川西北交通、贸易中心。地名由来:“马尔康”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 |
|
513221 |
4084km2 |
汶(wèn)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地名由来:威州,史为绵臆地,曾曰维州。宋景德三年(1006年),因由京城发往山东潍州文书误投维州(今理县薛城),故将维州改为威州,义“威制西羌”。 |
|
513222 |
4318km2 |
理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地处北纬30°54′43″—31°12′12″,东经102°32′46″—103°30′3地名由来:杂谷脑系藏语“嘎相朗”的谐音,意谓“吉祥之地”。 |
|
513223 |
3903km2 |
地理位置:茂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过渡地带,四周与北川、安县、绵竹、什邡、彭州、汶川、理县、松潘9县相邻。南北宽94.8公里,东西长116.5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1°24′~32°17′、东经102°56′~104°10′。地名由来:茂县据《旧唐书》和《茂州志》载:茂州“以郡界茂湿山为名”,唐代至民国初期均用此名。1958年曾名茂汶,是因茂县大部分地区处于汶山地带。 |
|
513224 |
9339km2 |
松潘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06′—33°09′,东经102°38′—104°15′之间。东接平武县,南依茂县, 地名由来:明朝洪武时期先后设“松州卫”、“潘州卫”并“松潘卫”,松潘由此而得名。 |
|
513225 |
5290km2 |
九寨沟县位于四川省北部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东、北与甘肃省文县、舟曲县、迭部县交界,西、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平武县、松潘县接壤。地名由来:以有九个藏族村寨(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 |
|
513226 |
5550km2 |
金川县位于川西北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大渡河上游。幅员面积5432平方公里,总人口7万,全县共有藏、羌、回、汉等14个。地名由来:因临河盛藏金矿,故而习惯称金川江;藏名促(意为大河之滨)。亦称“然旦”,以其古代部落首领房名得名。 |
|
513227 |
5571km2 |
人口1990年,全县人口72510人。清代之前全是藏族聚居地,人口众多、经乾隆两征金川之后,人口骤减。战后,清廷推行改土归流,移民设屯。地名由来:藏族称此地为“美诺”,嘉绒语,意为底下地方。后将街区之一的新街改称复兴街,后取“美诺”首字及“复兴”末字得名“美兴”。 |
|
513228 |
4154km2 |
黑水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北端的岷江上游,与闻名遐迩的九寨沟毗邻,介于东经102°35′—103°30′。地名由来:芦花镇境内一座碉楼修成之后,发现碉楼倾斜,藏语音“落垮”,意为“倾斜之碉”,后来汉字音译写为“芦花”,因藏语(斜塔谐音)而得名芦花镇。 |
|
513230 |
6836km2 |
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大渡河上游,四川省阿坝藏族族自治州西部,地理坐标:北纬31°298′—32°41′,东经100°31′—100°294′。地名由来:境内有一平坝,“坝”藏语谓“塘”,“壤塘”由此得名。意为“财神的坝子”。 |
|
513231 |
10435km2 |
阿坝县位于自治州西北部之之川、青三省交汇处。介于北纬32°18'~33°37'、东经101°18'~102°35'之间。东邻若尔盖县、红原县;南与马尔康。地名由来:阿坝县为藏名的译音,走音甚大,对“阿坝”名的由来和含义说法多样,但执以下解释者居多。在藏族知识界、宗教界和原上层人士中认为:“阿坝”一名形成于1200年以上的时间。唐太宗贞观年间,吐蕃王松赞干布以武力进攻松潘向唐求婚,占领松州以西地区后,从土蕃腹地阿里一带迁民至本地并居住下来繁衍生息。他们自称“阿里娃”。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里娃”的简称“阿娃”(喻指阿里人开发的地区)被作为本地地名使用,汉译即为“阿坝”。 |
|
513232 |
10620km2 |
若尔盖,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县域中西部,草原辽阔,水草丰茂,牛羊成群;东部,群山连绵,宜农宜牧。 若尔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地名由来:来自一个西藏派来的大管家的名字。管家名叫若耿,方言译写作若尔盖。一说用若尔盖部族为名。 |
|
513233 |
8398km2 |
红原县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雪山草地,1960年建县,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红原”。红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地名由来:1960年,周恩来总理为红原县命名,意为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