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州情概况 / 志书年鉴

金川沙耳神仙包

发布时间:2022-09-16
字体:
访问量:
来源:州志办
分享到:


黄清华 /

神仙包位于金川县沙耳乡一村境内,藏语称昔日里达石苟,因平缓坡地突起一山包,传说是一神仙堆积,因此得名。

神奇的传说

《绥靖屯志》载:神仙包在屯北十五里,岿然山阜fu,上独平坦。相传上古天地初分,有巨人身被马革,蒙首卧山上,觉而洪水泛流,举目左顾,山为之倾,因委蜕去,分山导水,不知所终。按其说荒诞不经。每岁正月十三日,番夷男妇着丽服,携酒食,群集转经、烧香,酥油灯。屯民亦咸往观焉。

对于神仙包的起源,民间的传说是,古时一位神仙云游四方,一日来到风光秀丽、物产丰富的沙耳尼(嘉绒藏语,意为阳光明亮之地,今沙耳乡)神仙时而腾云驾雾登高远眺时而下到凡间赏花品果,无不被沙耳的山川美景所陶醉。看完了沙耳的美景、品尝过了这里的瓜果,正在依依不舍之时,神仙看见大金川河东面沟壑纵横,山脉连绵不断,每一个山脊都由云端深处缓慢伸向河岸,较之于河对岸沙耳坝子的轻柔、妩媚来说,这些山脊显得更加粗狂、伟岸。神仙腾云驾雾,从北向南游历了每一个山脊和沟壑,最后来到山脊南边朱家大坪的孙端公弯弯少憩。神仙举目远望,沙耳的美景尽收眼底,东面是奔腾不息的河流,西南两面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北面的山脉略低,如一条巨龙,首东尾西的斜卧在沙耳尼的北面,整个沙耳如同一个盆底。低头一瞧,身旁的泥土成色极好,是那种粘性很好的黄泥。神仙起身时顺手抓起一把黄泥,放在围裙里,扎在腰间,经大金川河,到达宜喜山前的平坝时,忽闻金鸡啼鸣,腰间的裙角松动滑落,不慎把泥土跌落,此地隆起了座小山丘,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神仙包。

古老的文化

除神奇的传说外,神仙包还有其古老的文化。20111014—114日,阿坝州文物管理所、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金川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金川神仙包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总勘探面积64平方米,发现房屋遗址9处、灰坑12处、沟3条、窑1座、窖穴1处,出土陶、石、玉、骨、蚌等各类器物数千件。出土的器物与哈休遗址、姜维城遗址、营盘山遗址所出器物同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5000 年左右的历史,说明早在新时期时代,神仙包就有人类居住。通过勘探证明,神仙包遗址对于研究和建立该区域内的考古学编年序列及与甘青地区早期文化和川西平原的宝墩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学研究价值。

朝圣的脚步

最早记载神仙包及其庙会的是清道光年间屯务李涵元修、嘉庆九年举人潘时彤所纂的《绥靖屯志》,里面有四则记叙。最早记叙神仙包庙会情景的诗句是绥靖屯第三任屯务李心衡的仙坪跳月神仙包石势嵯峩,阜上芳坪地不颇,连臂踏歌纷罽锦,一年胜会上元多。

每年的正月十三金川人们自发组织的神仙包庙会天刚破晓,神仙包的守庙人煨上了第一把桑烟,十里八乡的金川人带着香蜡纸钱、带着一份虔诚和期盼,从四面八方往神仙包聚集让平时宁静的神仙包霎时变得热闹非凡。随着朝圣的脚步,烧香叩拜者施礼有序,转经者沿顺时针方向逶迤而行,古庙、佛塔、和悬挂在树丫上的经幡、飘飞的龙达以及缕缕升起的桑烟交相辉映。正午十二点,文艺演出正式开始,有传统民俗的耍龙灯歌舞表演和跳锅庄节目都是沙耳乡各村村民自发组织。下午三点左右,神仙包开始恢复宁静,人们踏上了回家的路。

神仙包庙会这一习俗从古到今,有着浓浓的民俗风情,承载着人们的共同记忆和绵长情思。

醉人的景色

孕育了古老神秘嘉绒文化的神仙包,是镶嵌在沙耳坝子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春天梨花绽放和秋天红叶满山的季节,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风。

公历三月,春意渐浓,十日许,当第一朵梨花在河坝掀起面纱悄悄露出羞涩的容颜时,春的气息便来到了沙耳坝子。不几日,沙耳便由洁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与翠绿的麦地梯田、若隐若现的农家小院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河谷两岸繁华似锦,神仙包点缀其中,胜似神仙瑶池。秋天,当第一片梨叶在神仙包由绿变黄再变红的时候,成熟的味道便从山顶飘然而下,在整个河坝弥漫开来。经过大约一周秋日的洗礼,大自然便把整个沙耳涂抹得如同油画般灿烂。

沙耳春的气息是从河坝开始,慢慢向神仙包蔓延而上的,秋的味道则是从神仙包开始慢慢向河坝下移的。春天的神仙包和沙耳是一首淡雅和清新的诗歌,到了深秋则是一幅绚丽多姿的油画。每场细雨之后的早上,人们可以感觉到云升雾绕于神仙包和沙耳坝子的柔情与曼妙,让人心中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责任编辑:格让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