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雷竞技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发文字号: 〔〕 号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1-05-29 16时32分
字体:
访问量:12
分享到:
   

阿坝州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阿府发〔2011〕1号

各县人民政府,州直各部门,阿坝师专,卧龙管理局: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州十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阿坝州人民政府

2011年5月28日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1月9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序言

“十一五”期间,州委、州政府坚持民生优先,着眼长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在危难中崛起、在困境中奋进,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了抗震救灾、反分裂维稳的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创造了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骄人业绩,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十二五”时期,是我州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科学系统地谋划好未来5年的发展,关系着全州各族人民的福祉,关系着阿坝在全省和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地位,关系着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阿坝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四川藏区工作座谈会、州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州委关于制定阿坝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基本思路》编制,广泛征求了各县、各部门、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纲要》是阿坝州“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不断改善全州各族人民群众生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和扩大内需等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一体两翼”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生态立州、旅游富州、工业强州、稳定安州”的总体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生态阿坝、魅力阿坝、富裕阿坝、和谐阿坝”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抗震救灾,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赢得了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灾后重建形成新动力。“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我州13县、215个乡镇、69.3万人受灾,2万余人遇难,4.51万人受伤;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产业遭受重创,生态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902.7亿元,是受灾程度最深、受灾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抢险救援最难、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全州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从悲壮走向豪迈,经济全面恢复并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十一五”末,全州累计投入重建资金逾650亿元,灾区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公共服务设施极大提升,重大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成效显著,建成一批设计理念新、建筑质量好、民族特色浓、配套设施全的新住房、新学校、新医院;形成了等级高、通达能力强、安全性能好、骨架作用明显的新交通网络;建成融休闲、健身、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紧急疏散避灾场所。给排水、电力、水利、通信等恢复重建统筹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三次产业得到优化和提升,生态重建进展顺利,对口援建成果丰硕。

经济建设取得新成就。“十一五”期间,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8%,2010年达13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达14662元;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0.6%、9.1%和7.1%。地方财力明显增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3.8%,达16.7亿元。各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公有和非公有制经济比例为58.3∶41.7,与“十五”末相比,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了7.5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建成农畜产品加工与营销企业30余家,优质蔬菜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建成规模以上企业87家,实现增加值34.9亿元,年均增长9.4%,实现利润13.7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200%;坚持“一园多点、形式多样、扩区强园”原则,部分行业产业集群形成雏形,汶川漩口、茂县土门、成都—阿坝工业园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服务业全面发展,旅游支柱作用凸显,来州游客年均增长4.3%,达8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3.8亿元,年均增长9.1%。

基础设施迈上新台阶。区域交通网络和骨架初步形成,制约瓶颈基本破解,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建成通车,汶川至马尔康、汶川至川主寺等公路通行能力大幅提高;红原机场,成兰铁路、汶川至马尔康、汶川至川主寺、九寨沟至绵阳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能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相继建成狮子坪、青龙、古城、晴朗等水电站,水电总装机388万千瓦;建成110千伏、220千伏和500千伏电网输电线路1015千米,变电容量323万千伏安。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油路通乡率、公路通村率分别达97.7%和87.5%;改造中低产田14.48万亩,水利工程总蓄引提水能力1.63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7.68万亩,解决51.7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管理得到加强,特色魅力乡镇建设加快。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宽带接入能力不断提升,移动通信覆盖面不断扩大,乡村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果。“十一五”期间,累计人工造林47万亩、封山育林252万亩、封育草场2120万亩、草原补播625万亩,种植优良牧草32.3万亩,灭鼠治虫2520万亩次,湿地恢复15万亩,治理沙化9.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5.78平方公里,生态修复草场1000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24.2%,林草覆盖率76%,分别比“十五”末上升0.63和1个百分点,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功能初步显现。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重点行业、区域污染治理加强,垃圾、污水处理能力达150万立方米/年和8.4万吨/日,岷江、大渡河等重点流域阿坝段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生态优势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州县政府、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启动农产品风险金试点和科技型企业创业风险投资试点。维护生态环境安全迈出重要步伐,公布首批禁止水电开发流域。资源就地转化迈出新步伐,资源有偿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与国电、华电、中水等央企签订资源入股开发协议,积极探索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益共享新机制,转化决定开发的制度和机制初步形成。电力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组建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取得突破,清理规范行政审批项目,认真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制度。组建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5年新引进外商投资项目6个,累计投资1861万美元;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72亿元。旅游对外协作加强,进入通道多元化,九黄机场相继直航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年吞吐量达180余万人次;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效,全国首个地震灾后异地产业重建项目——成都—阿坝工业园区,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入驻企业已达47家;对口援建取得新进展,建立起长效帮扶合作机制。

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3‰以内。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54%。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5年的5.86年提高到6.5年,初、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1%和58.8%,“9+3”教育成为全国职业教育亮点。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1%。广播电视等公共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依法治州进程加快,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果。反分裂维稳效果显著,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局面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3%、14.7%,达15939元和3741元。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政策促进就业力度继续加大,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5年城镇新增就业1.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75.2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6.19亿元。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就业人员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城乡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城镇社会保险基本覆盖各类群体,农村社会保障较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至全州范围。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全面提高,住房、旅游、汽车等消费处于上升态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城镇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05年的57.6%、49%下降到46%、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2%,达33.1亿元。

人居环境呈现新面貌。整体推进灾后重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高半山“四改两建调结构”、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和“三百”示范工程,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特色魅力乡镇、精品旅游村寨和幸福美丽家园,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至42.84平方米。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达31.3%,较“十五”末提升3.4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8%,人均公共绿地5.28平方米,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至23.26平方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人居环境全面优化。

专栏1                         “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2005年

实际

“十一五”

目标

2010年

实际

“十一五”年均增长(%)

全州生产总值(亿元)

76.2

130

132.8

6.8

人均生产总值(元)

8603

15000

14662

6.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5.7

10.5

16.7

23.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78.2

157

362.4

35.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2.3

28

33.1

8.2

外贸出口总额(万美元)

600

700

856.3

7.4

城镇化率(%)

27.9

35

31.3

年均提高0.68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34.2

50

41.7

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5.86

6.5

6.5

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7830

10478

15939

15.3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

1881

2894

3741

14.7

城镇登计失业率(%)

4.1

4.5

4.1

控制目标以下

森林覆盖率(%)

22.8

25

24.2

年均提高0.28个百分点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

100

100

100

——

主要流域出境断面水质

Ш类

Ш类

Ш类

——

工业重复用水率(%)

22.95

80

19.73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35.6

80

18.06

第二节 “十二五”面临的机遇

战略机遇。国家明确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的优先地位,给予了特殊政策支持。州委、州政府建设四川经济西进的桥头堡的重大部署与国家支持的重点和方向高度吻合,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是我州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推进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搞好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机遇。

长期机遇。中央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对于经济欠发达的我州来讲,潜力巨大,将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推进重点产业项目,是我州发展新型经济,建设民族地区新的增长极的长期机遇。

独特机遇。国家和省正在研究制定促进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的专项规划。这将有利于保持地震灾区支持政策的连续性,用好这些政策,放大政策效应,不仅有利于灾区恢复振兴,也有利于解决全州的发展难题。通过对口援建,我州与援建省、市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发展好友好合作关系,必将有力增强我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特别机遇。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四川藏区工作座谈会后,中央和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投入,把支持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大力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开展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州的发展,为我州与全国人民同步实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足仍是我州最大的问题,经济总量较小、产业层次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节能减排压力大等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十二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大机遇,谋划大发展,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我州跨越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第一节 指导思想及发展定位

“十二五”期间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四大机遇”,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爬坡上行,以经济结构调整为方向,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为保障,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一强一地两区”的宏伟目标。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

全面提升“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现代农牧业为主体引领第一产业发展,以资源的全面转化和投资结构优化提升第二产业的发展,以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精品区建设加速服务业的发展,把我州建设成为四川经济西进的桥头堡、民族地区新的增长极和新型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

乘势而上,跨越发展。增强发展不足的危机感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当前有利发展形势,把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作为解决我州一切问题的关键,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思路,明确跨越发展的重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发展的新跨越。

转变方式,科学发展。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紧紧围绕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整合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就地转化率,推进产业向高端发展,以园区为载体,发展若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施“质量兴州”战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增长质量。增强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统筹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落实主体功能区划,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乡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产业互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协作共赢,开放发展。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思想观念大变革。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的深度融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援建省市的全方位合作,积极融入成都经济区,加强与其它区域合作,实现区域互补共赢发展。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要将“一场两园十大工程”作为重大标志性工程重点突破,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到2015年,实现“一强一地两区”奋斗目标。全州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前5位。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具备国际化的信息服务和人才队伍,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大幅提高。成为资源开发和转化的先进地区,电能有效转化率达40%以上,矿产品50%以上在州内加工生产,其他资源产业化水平在省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吸收州外资源进州加工并达到相当规模;成为民族团结、稳定和富裕的模范区。财政保障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功能明显加强,重点产业和特色经济成为支撑,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殷实。

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2015年达到500亿元左右,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8亿元、286亿元和176亿元。辖区内财政总收入达到8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亿元。

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在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民族医药、高端商务、会展等领域重点培育、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按照省下达目标,完成节能降耗任务。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3.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

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化率提高到40%,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加强。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7年。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贫困人口继续减少。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人才总量达到11.6万人。耕地保有量保持在7.9万公顷左右。森林覆盖率、林草覆盖率分别达到26.2%和78%。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行政管理、财税金融、资源价格和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市场监管能力和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5年累计到位国内省外资金20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

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16%,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极大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保障人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基本稳定,食品和药品安全卫生有效保障,幸福满意度极大提高。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突破,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祥和,成为民族团结、稳定富裕的模范地区。

专栏2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10年

实际

2015年目标

“十二五”年均增长(%)

指标

属性

全州生产总值(亿元)

132.8

500

28

预期性

人均生产总值(元)

14662

52748

26.5

预期性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16.7

50

24.5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62.4

500

6.7

预期性

外贸出口总额(万美元)

856.3

3000

28.5

预期性

城镇化率(%)

31.3

40

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

预期性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6.5

7

年均提高0.1年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5939

28314

12.2

约束性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

3741

7406

14.6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

23.26

26.94

3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4.1

3.9

年均降低1个百分点

预期性

森林覆盖率(%)

24.2

26.2

年均提高0.4个百分点

预期性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元)

1.016

0.864

-15

约束性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40.5

35

-2.87

约束性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18.06

20

年均提高0.4个百分点

预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其中:

化学需氧量(COD)(万吨)

氨氮量(万吨)

二氧化硫量(SO2)(万吨)

0.89

0.07

0.41

1.0

0.1

1.0

2.4

7.4

19.5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7.9

7.9

——

约束性

第三章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建设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全力推进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十二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将达1117亿元左右。

第一节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畅出口、强骨架、上等级、保安全”目标,按照“一综合、三节点”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要求,抓紧两大机场建设,不断优化航线布局;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提升运输能力;加快公路建设,尽快构建“六纵六横”公路交通骨架网络,全面提升通行、抗灾避险和应急保障能力。形成以马尔康、茂县、松潘为交通节点,航空、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建成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的交通典范。

专栏3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机场。建成红原机场、九寨黄龙口岸机场。

◇铁路。力争完成成兰铁路建设,开工建设成都至马尔康至格尔木、成都—西宁铁路。

◇公路。确保映秀—汶川高速公路在2012年建成,力争在2015年汶川—马尔康、汶川—川主寺、九寨沟—绵阳高速公路、巴郎山、雪山梁、黄土梁、牟尼沟和垭口山隧道主体工程建成。加快推进马尔康—甘孜界、九寨沟—川主寺、马尔康—青海界、九寨沟—甘肃界等高速公路前期,力争开工部分项目。建成马尔康—壤塘—甘孜界、安曲—阿坝、红旗桥—金川甘孜界、瓦切—若尔盖、卓克基—小金等国省干线公路;提升壤塘—阿坝、两河口—壤塘县—青海界(班玛)等经济干线公路等级。各县以现有路网为基础,提高与汶马高速等周边高速公路连接通道的公路等级,拓宽高速公路的覆盖带动能力。

第二节 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流域梯级开发,进一步壮大水电规模,积极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统筹做好热源、热网规划建设,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

加快电网建设。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解决农村无电地区用电问题;加强城镇电网改造,建设优质的城市供电网络;强化负荷集中区和工业园区供电网络建设,提高电力保障能力;加强跨区域输电通道建设,提高电力送出能力,加强电网智能化建设,提升输、变、配、用电智能化水平。

完善油品输送网络。结合交通建设、城市发展和产业园区布局,完善成品油站点建设,在松潘、茂县新建油料储备库,增强成品油供应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

建设天然气输送网络。支持天然气勘探开发和供给,加强供气管网建设,逐步形成安全、高效的天然气输配送网络。

专栏4                  “十二五”期间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电力输送网络。建设大渡河、岷江河流域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架设500千伏输电线路700千米、220千伏输电线路900千米,2011年建成500千伏色尔古变电站、2013年建成路平500千伏变电站,建成马尔康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汶川、沙坝、红原等10个220千伏变电站及开关站。开工建设金川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35千伏、10千伏配网建设。建设壤塘、金川等110千伏输配电工程、金川、小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解决小金、金川等县孤网运行问题,实现与四川主网并网。

◇油品输送网络。在每个县建2个加油站,在茂县建一个中转油库,建设马尔康油料贮备库。

◇天然气输送网络。加强气源引入,开展德阳至九环线天然气管网前期工作。建设茂县至德阳天然气管道、江油至九寨沟、松潘、若尔盖的天然气管网。加快LNG供气站和城市管网建设,建设马尔康、金川、黑水、壤塘、小金、阿坝、红原、若尔盖供气站、主要景区主管网、支管网等配套设施。

◇集中供热。松潘、小金、黑水、马尔康、红原、若尔盖、阿坝、壤塘等县供热规划和建设。

第三节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利用已开发水电工程,搞好渠系配套,实现蓄水发电和引水灌溉的综合利用。启动实施一批综合水利枢纽工程,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体系。

加快城镇堤防设施建设。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新建和完善区域内主要河流及重要支流防洪工程,重点加强黄河上游、大渡河、岷江河流域城镇堤防设施建设。按20年一遇标准,提高城镇防洪设施建设标准。加强河道疏浚,增强泄洪防灾能力。健全防洪管理体制,全面建成洪水灾害防控体系。

专栏5                “十二五”期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金川县崇化水利枢纽工程,启动小金县抚美达日、阿坝县若果朗、茂县凤南土、马尔康县脚梭两河、黑水县西尔芦色、九寨沟县保华郭元、若尔盖县铁布巴西、松潘县坪江红燕、阿坝县中阿坝、理县朴桃水利工程以及壤塘县则杜水源工程。

◇防洪设施建设。实施重要河流河段防洪工程、河道清障治理项目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以及重点城镇堤防工程,重点实施马尔康县、九寨沟县、松潘县和黑水县城区堤防。对岷江汶川威州段、茂县凤仪段、松潘县城河段、黑水河黑水县城段、杂谷脑河理县段、大渡河马尔康城区段、金川县城段进行河道整治。对岷江、大渡河沿岸草坡乡、克枯乡、古尔沟镇、南新镇等进行河道清障。对全州纳入国家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35个中小河流项目进行治理。实施阿坝、若尔盖、壤塘、金川和马尔康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第四节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综合交通。完善城市路网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重点建设和改造城市干道。加强进出城通道建设,加快城镇道路提升改造。

城镇供水供气。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一批水源地保护工程。新建、改扩建供水设施,增强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储配气站、配套输气管网等建设。

垃圾污水处理。加快城市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到2015年,80%以上县城及重点城镇采用分流制排水管网,60%以上县城重点城镇配建或共享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500吨/日,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城镇住房建设。加快城镇住房建设,鼓励开发建设特色住宅小区。科学规划中心村建设,减少耕地占用,不断提高农民聚居程度。进一步完善住宅区医疗、教育、文化、娱乐、避灾场所等公益设施建设。

城镇生态建设。实施城镇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工程。合理划定城区绿化范围,提高城区园林绿化水平。加强城镇噪声控制和监管,加大卫生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专栏6                  “十二五”期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住房建设。加快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周转房,实施棚户区改造。

◇城镇交通建设。实施城镇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城镇市政公用设施等。

◇城镇管网建设。城镇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和供气工程建设。

第五节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通信网络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无线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互联网承载能力。加快互联网建设,进一步提高传输承载网络容量,大力推动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互联网覆盖范围;加快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全面推动移动通信网络推广使用,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强邮政信息网络建设,完善邮政空白乡镇网点,推进标准化改造,满足不同阶段邮政发展对信息技术支撑的需求。加强技术积累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监管,全力打造“数字阿坝”。

完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加大“西新工程”实施力度,以基础网建设为核心,加快原有网络改造和升级,规划建设数字电视基础设施,加快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整体推进。加快建设光纤干线,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县、乡影院和乡村电影放映场所,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建立全州广播电视节目监测体系,加强广播电视应急设施建设,确保广播电视播出安全。

专栏7                    “十二五”期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2000个以上无线网络基站,新建1万余皮长公里传输光缆。

建设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包括牧民定居点的通信设施。

提升无线网建设能力,着力打造无线数字城市。

广播影视工程:继续实施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实施广播电视光纤干线、乡村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建设工程,乡级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全州广播电视寺庙覆盖工程。

邮政基础设施:建设176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邮政综合信息网改造工程、速递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第四章实施工业强州战略

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州之路,大力培育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扩大工业总量,提高工业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把工业新型化作为战略方向,走出一条适合我州的工业化道路,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6亿元左右。

第一节 加快园区建设

优化园区布局。坚持“一园多点、形式多样、扩区强园”原则,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条件等因素,立足州情建园区,创新思路抓园区,力求升位强园区。加快汶川漩口新型工业园、茂县土门循环经济园、茂县南新轻工产品加工园、松潘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各县依托资源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集中区。加快成都—阿坝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向外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各园区联动发展,形成特色突出、错位互补,产业辐射明显的“4+X”园区格局。

到“十二五”末,力争拥有1个国家级园区,2个省级开发区;产值规模过百亿元的产业园区2个以上,五十亿元级(产值50—100亿元)的产业园区2个,十亿元级(产值10—50亿元)的产业园区2个。

专栏8                    “十二五”期间工业园区布局

◇汶川漩口新型工业园区。调整漩口镇可利用土地,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注重清洁生产和规模化效应,重点发展生态、环保、节能、高效的新型工业。以20万吨电解铝、25万吨铝型材加工、200万吨水泥生产、2万吨基础锂盐及其系列产品加工、2000万平方米中高压铝箔、1600吨蓝宝石产品加工以及中成药系列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十二五”末,产值达100亿元,率先建成我州首个“百亿工业园区”。

◇茂县土门循环经济园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平整土地4000亩,承接“北上”迁建企业、引进新型高载能企业,以50万吨电解铝、30万吨铝型材及铝合金系列产品加工、30万吨工业硅、50万吨盐化工、1000吨晶体新材料、100万吨电石和1000万平方米中高压电子铝箔产能为主导产业,大力引进、推广应用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和生产工艺,注重产业链延伸和技术链复合,努力建成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逐步成为全州工业的主要载体和核心增长极。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产值200亿元。

◇茂县南新轻工产品加工园区。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以特色旅游产品、民族工艺品等位主导,重点发展以中成药、生物制药、农副产品、旅游产品等为主的高附加值产业,建成轻工业产品设计、加工和规模化生产的绿色产业园区。

◇松潘农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重点开发高原牦牛系列产品加工、藏系绵羊产品加工,辐射带动草地各县发展,吸纳甘肃、青海等地资源进州转化,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农畜产品加工区。到“十二五”末,力争产值超过20亿元。

◇成都—阿坝工业园区。与成都市在金堂县淮口镇合作共建成都—阿坝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紧紧抓住成都市将金堂县确立为环保节能产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围绕节能环保设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品生产,依托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兼顾民族地区产业链延伸升级,科学定位成阿园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着力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将其打造成全国一流的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园区、承接东西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灾后产业重建示范园区,最终建成国家级园区。到2015年,实现产值300亿元,成为我州经济新的增长极。

◇集中区建设。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园区经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准定位,加快建设,使园区成为各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和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极。重点抓好江西—小金、湖南—理县、安徽—松潘等园区建设。

培育产业集群。坚持工业集中发展和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集中,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铝、锂、晶体新材料、硅、磁材电子、盐化工六大支柱产业,到2015年,力争形成100亿元铝、锂,50亿元硅、25亿元电子、10亿元晶体新材料和35亿元氯酸盐产业。加快葡萄酒、果蔬、牦牛肉、奶等农畜产品开发,打造生态加工产业集群。

发展企业集团。扶持和培育优势骨干企业,支持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资源,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到“十二五”末,培育形成20个产值上亿元企业,5个10亿元以上,1个10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

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围绕特色农畜产品和旅游商品开发,坚持走专、精、特、新道路,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第二节 壮大水电基础产业

依托富集的水能资源,在严把环境审核评估关和妥善安置库区移民的前提下,加快区域水电开发。加快企业技改、装机扩容,狠抓龙头水电站建设。加快境内岷江、白水江、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加快双江口、绰斯甲等电站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全州水电装机超过800万千瓦。根据交通、资源、负荷变化情况,适时启动火电厂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水电丰枯矛盾。

专栏9                    “十二五”期间水电开发重点

◇加快一批。加快下尔呷、上寨、巴底等电站前期工作。

◇开工建设一批。开工建设双江口、金川、安宁、巴拉、达维、卜寺沟等电站。

◇竣工投产一批。竣工投产毛儿盖、剑科、多诺、青龙、绰斯甲、观音桥电站。

第三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依托优势资源,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推广应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促进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全面改造提升。

专栏10             “十二五”期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建设领域

◇电解铝及加工产业。发展电解铝冶炼及铝系列产品加工,形成“水电—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及系列产品”产业链。到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增加值35亿元。

◇新型硅产业。引进和引导企业生产高纯硅、有机硅、多晶硅、太阳能硅、半导体硅及新材料硅产品。到2015年,形成40万吨工业硅产能,建设我国西南地区工业硅生产基地,力争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增加值10亿元。

◇电石、铁合金。到2015年,形成120万吨的电石产能,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增加值5亿元。培育铁合金、硅铁、烙铁加工工业,到2015年,形成铁合金系列产能2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增加值1.4亿元。

◇电解金属锰产业。兴建6万吨电解金属锰及采矿能力配套。

盐化工

在茂县东兴工业园区建设45万吨氯酸钠、10万吨高氯酸钾、5万吨亚氯酸钠及其下游产品。在茂县赤不苏、理县下孟分别建成8万吨氯酸钠产能。到2015年,氯酸盐系列产品产能达到60万吨,建成亚洲最大的氯酸盐生产基地,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增加值14亿元。

以治权紫坪和四A公司为依托,新型干法工艺发展水泥建材生产,到2015年,力争产能达到2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增加值2.4亿元。

第四节 培育绿色生态产业

以品牌经营为突破口,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打造绿色环保品牌。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面向全省、辐射藏区腹地的高原有机食品加工基地。大力开发民族特色旅游商品,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商品品牌。

专栏11              “十二五”期间生态绿色加工业重点建设项目

◇农产品加工。丰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种类,拓展精深加工渠道,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果蔬系列产品,深度开发葡萄酒系列产品,创建葡萄酒名优品牌。到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增加值4亿元。

◇畜产品加工。创新牦牛基地建设模式和养殖方式,引进国内知名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扩大牦牛肉、乳的生产加工规模,研发牦牛皮、毛、骨、血系列产品,发展牦牛经济。到2015年,力争实现加工销售收入6亿元,增加值2亿元。

◇旅游商品加工。开发民族服饰、藏羌首饰、民族手工艺品、特色旅游用品和系列旅游纪念品,打造民族特色浓厚的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到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增加值1亿元。

第五节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以新能源、新材料为突破口,积极培育发展锂能源、晶体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中国“锂谷”和“晶体新材料之都”。加快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场,建成省级风能、太阳能光伏利用技术研究和示范基地。加快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植,形成新的产业支柱。

专栏12                “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领域

◇新能源锂产业。用世界的眼光、超前的思维,牢牢把握未来科技进步新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举全州之力,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对锂盐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壮大规模,延伸锂产业链,形成“矿山开采—原矿精选—基础锂盐—高纯锂盐及锂系列产品深加工—能源锂”的产业链,生产大功率储能锂电池及动力电池,打造国内最大的锂盐生产和锂系列产品加工基地。到2015年,基本建成“中国锂谷”,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增加值40亿元。

◇晶体新材料产业。恢复重建100吨蓝宝石生产能力,开发蓝宝石晶体新技术生产线,积极向产业链下游发展,进入蓝宝石晶体深加工,MOCVD外延氮化镓、切割与封装等产业链末端,进入航空、航天材料生产等高端市场。到2015年,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增加值5亿元。

◇电子产业。发展塑磁、橡胶磁、干压永磁铁氧体、软磁、钕铁硼、粉末冶金、转子、微型电机组装,进一步向研发生产摩托车电机、汽车电机延伸,最终到整车组装。到2015年,形成2万吨磁性电子材料和5000万平方米铝箔生产能力,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增加值8.8亿元。

◇中医药加工业。对传统名优藏羌药进行药理性质研究、剂型改进、新药开发及标准制定,加速发展中藏羌医药产业。重点开发道地中药材(虫草、大黄、川贝母、红豆杉、党参、秦艽、红毛五加、黄芪、红景天、羌活等)为原料的饮片、中间提取物、成药等系列产品和保健品,打造集医疗与保健于一体的优势民族医药加工基地。到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增加值1亿元。

第五章 加快发展旅游业

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围绕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精品旅游示范区目标,深入实施旅游二次创业,建设“全景”阿坝,着力提升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到2015年,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0亿元。

第一节 优化旅游产业布局

形成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藏羌文化走廊和世界自然遗产走廊,拓展南部、东北和西南三环线,全力打造汶川映秀、茂县凤仪、松潘川主寺和马尔康镇四个交通枢纽及游客集散地,全面优化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精品旅游区、四姑娘山·卧龙大熊猫家园户外天堂旅游区、中国汶川映秀震中旅游区、羌族民俗风情旅游区、嘉绒藏族民俗风情旅游区和冰川·草原(湿地)国家公园等六大旅游区,形成“一地、两廊、三环线、四枢纽、六片区”的旅游发展格局。

优化旅游精品线路。依托交通网络和精品旅游景区,积极培育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旅游环线。着力做精九环线,做优内环线,做强西环线和红色旅游线路,打造乡村旅游线路,展现“一步一景点,一程一风光,处处是风景”的全景阿坝。

专栏13                   “十二五”期间旅游精品线路建设

内外环线

推荐线路

涵盖景区

内部环线

南部环线。映秀-汶川-理县-马尔康-金川-小金-日隆-卧龙-映秀

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区、嘉绒藏族文化旅游区、羌文化旅游区、米亚罗红叶温泉旅游区、毕棚沟景区等。

东北环线。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若尔盖-红原-阿坝-理县(或黑水、茂县)-汶川

九寨沟-黄龙国际观光度假旅游区、羌文化旅游区、冰川草原(湿地)旅游区等。

西南环线。小金-马尔康-壤塘-金川-小金

嘉绒藏族文化旅游区、草原(湿地)旅游区以及宗教文化旅游景点等。

外部环线

九环线。成都-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平武-北川-江油-绵阳-成都

地震遗址、九寨沟-黄龙国际观光度假旅游区、羌文化旅游区。

西环线。成都-映秀-小金-马尔康-金川-丹巴-康定-泸定-雅安-成都

地震遗址、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区、嘉绒藏族文化旅游区。

兰九线。兰州-临夏-甘南-若尔盖-九寨沟-文县-武都-兰州

回藏风情体验、西北民俗风情体验、草原(湿地)旅游区、九寨沟-黄龙国际观光度假旅游区。

第二节 加快景区景点建设

坚持环境协调、差异化发展和合理控制开发强度等原则,加快景区建设、提升景区品位、打造景区品牌。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快旅游干线公路和景区内道路建设,全力推进红原机场、九黄口岸机场建设,全面提高旅游可进入性;按国际化标准建设旅游标志识别系统;加快景区数字化、游客中心、宾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建设。

专栏14                 “十二五”期间重点景区建设

◇九寨沟、黄龙国际精品旅游区。做优做精以九寨沟、黄龙为龙头的九黄国际旅游精品区。辐射带动神仙池、白河金丝猴保护区、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松州古城、牟尼沟、叠溪-松坪沟、九顶山等景区发展。

◇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旅游区。做大做强四姑娘山、大熊猫品牌,建设四姑娘山户外活动中心、大熊猫科普教育园区、过渡性放养试验观赏园区,推出四姑娘山登山、森林穿越及大熊猫寻踪游等相关生态旅游项目,辐射带动毕棚沟、结斯沟大冰川、懋功会议遗址等景区建设。建设四姑娘山世界旅游品牌,打造日隆镇国际旅游目的地,映秀、耿达国内一流旅游集镇,辐射带动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三江景区发展,打造熊猫家园、生态乐园和都市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大草原、达古冰川旅游区。做好做响大草原,打造“草原国家公园”和“湿地国家公园”,重点提升黄河九曲第一湾、莲宝叶则、花湖及周边湿地、日干乔、月亮湾等景区。打造壤塘觉囊文化中心、带动宗教文化旅游。将大草原景区建成集自驾休闲、享受自然、文化体验、湿地观光于一体的国际旅游精品区。以达古冰川景区为核心,整合客龙沟风景区、奶子沟彩林、色尔古藏寨、雅克夏森林公园及冰雪、温泉等资源,将达古冰川景区建成国际山地度假胜地。

◇映秀地震遗址旅游区。以映秀为中心、地震遗址文化为主题,打造地震遗址文化旅游品牌。开展地震遗迹废墟观光游、地震人文景观游、地震科普教育游、地震模拟体验游等项目。建设映秀—三江—水磨旅游线,进一步提升三江景区品质,建设映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建成遗址瞻仰、避暑观光、休闲度假的新亮点。

◇藏羌民族文化集中展示和体验区。以汶川县城和茂县为中心,建设羌民族文化集中展示体验区。以马尔康为核心,打造嘉绒藏族文化集中展示体验区。以草原(湿地)国家公园为核心,打造安多藏族文化集中展示体验区。

◇红色旅游经典区。加快建设和完善两河口会议旧址、卓克基会议旧址、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巴西会议旧址、川主寺长征纪念碑园等五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黑水芦花会议旧址、金川老街红军城等基础设施,打造雪山草地红色旅游精品旅游线,充分展示雪山草地红色文化。

第三节 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

区分国际国内市场,改善旅游产品结构,开发多层次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加强旅游文化建设,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增强旅游产品国际影响力,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专栏15                  “十二五”期间旅游品牌建设

◇世界自然遗产游。推进自然遗产品牌化,进一步做优九黄国际旅游精品区,加快卧龙、四姑娘山景区建设,不断提升景区品质,增强国际影响力和产业拓展能力,创造世界一流的精品和亮点,形成南北两个旅游发展支撑极,使三大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亮丽而极具吸引力的世界品牌。

◇草原冰川特色游。整合资源,打造大草原、达古冰川旅游区,突出草原和冰川的唯一性,使其特色更明显。

◇汶川地震遗迹游。高标准打造地震遗址,注重地震遗址情感化,发挥其区位优势和情感传导,让游客在观光中记忆,在观光中感悟,在观光中赞美。

◇雪山草地红色游。推动红色景点与自然景点相融共生,以自然风光叙说红色故事,以红色景点厚重自然风光,彰显红色景区的神圣和长征精神的永恒。

◇历史民俗文化游。弘扬差异性明显的藏羌民俗文化,展现大禹治水等神话历史,占领华夏文明肇造的文化制高点,拓展民俗生活、历史文化体验性旅游活动。

◇乡村生态体验游。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精心打造精品旅游村寨,规范发展一批特色突出、品质优良的“农家乐”、“牧家乐”、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产品,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

第四节 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加强人员素质建设。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提高旅游教育水平。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引进和培育,建设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实施旅游培训计划,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升居民友好程度。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加快医疗救助等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建设,搞好旅游保险服务;规范旅游服务质量操作流程,实行旅游服务标准化、规范化;鼓励专业化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创新;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构建旅游数据中心,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等服务方式,方便游客进行深度体验和消费。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健全旅游监管体系,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开展打击非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整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欺诈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诚信旅游创建活动,制订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服务准则,建立旅行社、旅游购物店信用等级制度。发挥旅游行业协会作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第五节 推进旅游合作互动

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建立与国际旅游目的地相适应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加大市场开放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促进旅游市场合理分工,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改革旅游业投融资体制,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发行旅游产业债券,积极培育大九旅集团等旅游企业上市,加快推动旅游业国际化进程。

促进旅游跨区合作。互为市场、互利共赢,创新营销方式,建立旅游协作网络,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推动旅游合作互动。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打造大西北与大西南的联接桥梁,成为川、陕、甘、青旅游合作区的节点,推出跨区域旅游产品和区域旅游一体化路线。加强与全国重点城市和景区合作,实现精品景区联线促销,不断巩固成渝及周边市场,拓展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旅游市场。鼓励和支持各景区与国内外景区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跨域的旅游营销网络,推进旅游客源国际化。

第六章 加快实现服务业现代化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特色、提高层次的原则,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拓展领域、优化结构,吸引消费内移,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加快商贸流通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连接成都、辐射藏区的商贸流通网络,形成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加强有形市场建设,积极发展专业商品市场、特色商业街区、特色交易市场。改善商业服务环境,积极发展多层次商业零售业态,促进零售贸易升级,完善购物中心、专卖店、折扣店等多种经营形式,推动连锁经营、直销配送和网上购物等经营方式创新。加快农村市场建设,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研究离境游客免税购物政策,加快建立境外游客离境购物免税店。

专栏16           “十二五”期间商贸流通业重点建设项目

新建3-5个重点景区商业中心;改造和新建10条特色商业街;改造升级农贸和专业批发市场20个,提升改造旅游购物网点10个,县级配送中心8个,生猪定点屠宰场8个,工业园区商贸中心4个。重点建设州农产品、红原县、金川县畜产品、马尔康县和茂县建材、九寨沟县旅游产品、九寨沟和阿坝县中药材批发市场;继续推进“村村农家店建设工程”、“家电下乡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工程”,改建标准化农家店970个。

住宿餐饮业。引进国内外著名酒店管理品牌,大力发展度假酒店,适度发展商务酒店,推进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鼓励发展“乡村客栈”。引进知名餐饮企业和管理技术,整合川西文化、藏羌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深入挖掘餐饮文化内涵,建设美食街、酒吧茶艺风情街等餐饮服务集聚区,打造经典川菜和藏羌特色餐饮品牌形象,形成企业多元化、消费方式多样化的餐饮消费格局。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依托交通枢纽、工业园区、商贸中心及重要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物流集中区,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探索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加强物流新技术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培育和引进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建立全州邮政物流集散中心和县级邮政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建立高效的邮政物流配送网络。将我州打造成为面向成渝经济区、幅射藏区腹地的物流中心。

信息服务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安全、便捷在线支付服务平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发展企业间电子商务,推广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推动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建设旅游电子商务,提升旅游管理和营销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和数据交换中心,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政府与企业、公众互动的门户网站体系。培育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开发公益性信息资源。

金融保险业。研究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将政府债务收入纳入预算管理,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健全金融组织体系,争取和支持金融机构在州多设经营网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地方金融企业改革,将阿坝信用联社改组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支持村镇银行建设,推动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建设各类融资平台,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创新金融服务,拓展金融产品,促进投资、贸易、货币兑换、刷卡消费等便利化。逐步化解各种债务,提高金融企业抗风险能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发展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构建保险市场体系。鼓励创新保险产品,拓展大众保险市场,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和自然灾害再保险业务。

房地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有效保障土地供应,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林区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改善低收入困难家庭居住条件。鼓励在中心城市、重点城镇、旅游集镇进行商品房开发。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建设、销售环节的规范管理。

会展业。以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为目标,整合资源,将映秀镇、水磨镇、川主寺和漳扎镇建成国际会展中心。加快会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合作,组建大型会展企业集团,培育会展龙头企业。

社区服务业。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从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出发,重点发展社区卫生、家政服务、修理服务、废旧物品回收等。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推进社区服务规范化和网络化。

第七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四改两建调结构强配套促增收”的核心内容,用3年左右时间,把全州1353个行政村打造成为幸福美丽家园。加大对农牧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育新型农牧民,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15年,农业增加值超过38亿元。

第一节 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根据区域特色,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形成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和产业带,提升农业规模效益和产业竞争能力。

专栏17                         “十二五”期间农业区域布局

种植业布局

◇高原和山原中药材、青稞豆薯特色产业经济带。集中在茂县、松潘、九寨沟、金川、小金、阿坝和若尔盖等县发展中药材;在小金、金川、马尔康和阿坝等县发展绿豌豆;在农区9县高海拔区和高原农区海拔3000米以下地区发展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在适宜区发展青稞种植。

◇半山优质特色干果、玉米产业带。稳定花椒种植面积,发展优质核桃生产。稳定玉米播种面积,推广优质蛋白玉米品种,在农区9县河谷区域和高半山发展玉米生产。

◇河谷特色水果、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及茶叶产业带。优先发展甜樱桃、酿酒葡萄、青脆李等特色水果生产,加大苹果、雪梨等品种更新改造;在汶川、理县、茂县、小金、金川和九寨沟等县布局甜樱桃;在小金、茂县、金川和九寨沟县布局酿酒葡萄;在茂县、理县、汶川和黑水4县布局青脆李;在汶县、理县、茂县、松潘建设无公害秋淡商品蔬菜基地;在松潘白羊、汶川漩映适宜区建设生态绿茶基地。

养殖业布局

◇纯牧区。在红原、若尔盖、阿坝、壤塘、松潘五县及其他纯牧业乡村重点发展牦牛和藏系绵羊产业,建设特色牦牛肉、奶和优质绵羊肉基地。

◇农牧结合区。半农半牧8县农牧结合乡村重点引进优质肉牛、肉羊品种,提升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实施肉牛、肉羊、禽兔适度规模及特色养殖。

◇农区。半农半牧8县及其它农区乡村重点发展生猪、禽兔产业,兼顾肉牛、肉羊及特色养殖。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油生产,提高粮食自给率。严格耕地保护,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实施育土工程和沃土工程,完成地震灾区灾毁耕地复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推广优良牧草种植技术,继续推行休牧、轮牧、禁牧制度,严控载畜量,缓解草畜矛盾,继续实施退牧还草、防沙治沙和湿地保护等工程。加大畜禽和草畜改良力度,提高畜禽生产能力。改革传统耕作方式,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健康种养殖、绿色防控病虫害等适用技术。发展设施农牧业,推广先进实用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疫病防治和防灾设施建设,增强抗病、抗灾能力。

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推进“一县一品、一县多品”战略,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快推进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道地中药材、马铃薯和高原中低温食用菌等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积极推广实施种草育肥、品种改良,加快推进特色牦牛肉乳、优质藏系绵羊、优质生猪和优质禽兔、蜂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经济林、良种速生林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为主的生态林产业。

专栏18                    “十二五”期间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特色种植

◇酿酒葡萄。在小金、茂县、金川和九寨沟县适宜区域内新建和改造酿酒葡萄基地1.1万亩。

◇优质蔬菜。恢复、改造和调整原有商品蔬菜生产基地,规范老基地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新区生产水平,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建成川西最大的“山地秋淡蔬菜区”。到2015年,蔬菜总产量70万吨以上,无公害产品率100%以上,绿色蔬菜率30%以上,有机蔬菜率5%以上。

◇特色果业。改造低产老果园和幼龄果园12万亩,发展特色水果新品种6万亩。以巩固提升为重点,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生态、绿色、无公害有机果品。到2015年,水果总产量40万吨以上,优质果比例90%以上。

◇特色马铃薯。继续实施马铃薯原种补贴试点政策,大力引进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和脱毒种薯,构建加工专用马铃薯及菜用马铃薯优势产业带。建设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500亩,建成马铃薯脱毒薯扩中心,脱毒种薯覆盖率达60%以上,建成18万亩加工及菜用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到2015年,马铃薯面积达到23万亩,总产量41万吨以上。

◇优质高原中低温食用菌。培育人工抚育金针菇和野生食用菌,以红原为中心,建设高原中低温食用菌生产种扩繁基地30亩,建成全国最大的反季节中低温菌生产基地。到2015年,中低温食用菌总规模4000万袋,总产量6万吨以上。

◇道地中药材。新发展川贝母基地1万亩、冬虫夏草基地0.5万亩、秦艽和大黄基地1.5万亩,大黄和秦艽等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00亩。到2015年,建设道地中药材GAP生产基地10.8万亩,实现中药材总产量2.05万吨。

现代畜牧业

◇特色牦牛肉乳基地。实施牦牛良种补贴试点,推广运用现代肉牛养殖新技术,提高牦牛乳肉质量和生产能力,在红原、若尔盖、阿坝、壤塘、松潘等县及农牧结合区县部分乡镇、村建设牦牛基地。加快金川多肋牦牛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建立优质品种繁育基地。到2015年,牦牛肉、乳总产量分别达6万吨和12万吨,肉、乳商品率分别达70%、60%以上。

◇优质肉羊基地。加大藏系绵羊选育、山羊改良和现代肉羊养殖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肉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在红原、若尔盖、阿坝、壤塘、松潘等县及农牧结合区县部分乡镇、村建设优质肉羊基地。到2015年,羊肉总产量达1.5万吨以上。

◇优质生猪。重点发展PIC和DLY优质生猪,推广以养殖小区集中饲养和分户饲养相结合的健康养殖方式,走适度规模、生态养殖的路子,在农牧结合区建设优质生猪基地。到2015年,猪肉总产量达3.66万吨以上。

◇其它高原特色养殖。建设一批优质禽兔、藏鸡、藏猪和蜜蜂养殖基地。到2015年,禽兔出栏1000万只、藏鸡10万只、藏猪2万头。积极开展特种养殖。

◇优质牧草。重点抓好阿坝老芒麦、川草1号和川草2号老芒麦、垂穗披碱草、黑麦草、燕麦等适生优良牧草种子基地、打贮草基地和割草基地建设。整体提升草产品档次,加大草料精深加工,提高草产业发展水平。在半农半牧区建设优质牧草基地45亩。

生态林产业

建设早实核桃基地10万亩、花椒生产基地5万亩、沙棘生产基地15万亩、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30万亩、中药材基地9万亩,建设苗圃科技示范园。

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积极推行企业和专合组织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联运模式,把特色生产基地建设与市场鲜销、冷链运输、精深加工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推行产销合同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和最低保护价等方式实现与农户利益链接。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土地、草原、资金等要素入股,发展各类特色明显的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动植物防疫和保护等服务体系。突出抓好标准化种养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良种繁育、农产品保鲜加工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强农村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建立农产品价格监测网络和市场信息发布系统,提高农户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完善农产品供求网络,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促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推行农超对接、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和城镇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发展农资连锁经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专栏19         “十二五”期间农业龙头企业、服务体系和流通体系建设

◇龙头企业。改扩建农畜产品加工和养殖企业,在汶川、理县、茂县等地建蔬菜、生猪深加工企业,在松潘、小金、红原等县建青稞、胡豆、牦牛藏系绵羊肉乳以及马铃薯深加工企业,在黑水、茂县、金川等县新建核桃、花椒、豆薯荞、蜂产品加工厂,开发雪梨、柿子及蜂的系列产品,建设苹果汁灌装及蜂产品生产线,果酒加工厂,新建和扩建沙棘及蜂产品生产线。到2015年,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2家,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

◇专合组织。到2015年,发展专业合作组织65个,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个,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258个,覆盖农户45%。

◇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到2015年,全州认证“三品”2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四川名优农产品5个,具有注册商标的农畜产品5个。

◇产品质量建设。建设动植物重大疫病及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体系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流通体系。建设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活畜交易市场,金川县高原农畜产品交易中心;新建1万平方米的林产品销售市场,建蔬菜、特色水果冷藏库。

第二节 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品种优良、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发展以药材、食用菌等林下作物采集业,以花卉、果蔬、豆类作物为主的林下种植业和以小家禽为主的林下养殖业,推广立体农业模式。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庭院经济,让农民在农业功能扩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增加非农产业收入。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政府性投资非工程技术性施工尽可能使用当地农牧民。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完善增收减负政策。建立哺农长效机制,强化、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强农民负担监管,严格涉农收费管理,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

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坚持集中连片、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继续围绕基础扶贫、产业扶贫两条主线,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着力解决特困群众生存困难,对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口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对因病致贫的特困户实行医疗救助,对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不具备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户实行易地移民扶贫。

第三节 大力改善农村面貌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通村通达”工程,“十二五”末,基本实现100%的乡通油路、100%的村通达、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畅,健全农村公路管护体系。全面开展以节水灌溉、饮水安全等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沼气、小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优先解决无电、缺电地区用电问题,改善高寒地区和偏远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能条件。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和通信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做好建设规划,支持农村危旧房和林区棚户区改造。整合推进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高半山“四改两建调结构强配套促增收”、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程。把全州1353个行政村打造成为幸福美丽家园,全面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巩固扩大城乡环境整治成果。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防止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禁止工业固体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村转移,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和村容村貌。

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救助体系。加强乡村医生培育力度,开展城市医师支援农村活动。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

完善农村保障体系。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和特殊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提高相应补助标准。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建立种养业保险补贴制度,有效降低经营风险。落实被征地和失地农牧民保护政策,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建立贫困群众长效帮扶机制。

专栏20                  “十二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

基础

设施

◇道路交通。建通乡油路300公里,通村通达1565公里,对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施通畅工程;新建机耕道2000公里、牧道7500余公里。

◇农村水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21万人和寺院、牧场、林场、学校等饮水安全问题;启动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雨水集蓄利用、应急抗旱水源等工程建设,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亿立方米、节水灌溉5万亩、有效灌面10万亩。

◇农田草原。改造中低产田8万亩,新增耕地0.5万亩。建设标准粮田50万亩,实施土壤改良、农田排灌工程、农田耕作道路建设等;治理退化草原3000万亩,鼠虫害治理及围栏封育5604亩;种植优良牧草200万亩;建设县级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18个。

◇农村能源建设。新增10.55万台(套)生物质炉和太阳灶,新建0.68万口户用沼气池,新建太阳能热水器9.12万户,新建光伏书屋1353个。

◇畜牧生产基础设施。建牲畜暖棚及贮草棚600万平方米,建设动物防疫巷道圈1868个,村级动物防疫室8万平方米。

农村民生工程

◇幸福美丽家园工程。以“四改两建调结构强配套促增收”为核心内容,用3年左右时间,把全州1353个行政村打造成为幸福美丽家园。

◇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实施牧民定居行动,完善帐篷新生活行动,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程。交通扶贫工程,实施村(组)道路扶贫工程,太阳能光明扶贫工程,特色产业扶贫工程,以工代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继续实施11个县的大骨节病易地搬迁项目,并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高半山渠系配套及江河治理。在金川、小金、理县、汶川、茂县、黑水、九寨沟实施。“四改两建”,整村推进717个高半山村新村建设;推进高半山产业发展,每个村培育1—2个支柱产业。

◇50万亩人工草场建设工程。在阿坝、若尔盖、红原、松潘、壤塘等县实施。

第四节 加快培育新型农牧民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整合农村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布局,大力实施易地育人、“9+3”免费职业教育和异地“双语”初中教育、校舍危改等工程。支持寄宿制学校建设,适度扩大寄宿制教育规模,提高贫困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农村教师素质。鼓励优秀教师和大学生到边远农牧区支教。

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技能和科技素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增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继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育一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推进“户户通”,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广播影视进村寨入寺庙以及寺庙书屋等工程,完成县乡“两馆一站一传习所”及农家书屋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丰富农牧民和寺庙僧人的文化生活。

第五节 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鼓励支持农牧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权、草场使用权,搞好承包流转仲裁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牧民到中小城镇居住,探索农牧民离土转移新机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农村互助基金会、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微型金融组织,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建立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促进资源科学利用,保障资源地农牧民合法利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补偿的可行性措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切实解决基层政府缺编问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级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探索建立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新机制。

第八章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多极带动的空间开发格局,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第一节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构建“四区五园六带”的发展格局。继续发展四大经济区(东南部经济区、东北部经济区、西北部经济区、西南部经济区),建设五大工业园区(茂县土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松潘农畜产品加工园区、汶川漩口新型工业园区、茂县南新轻工产品加工园区、成都—阿坝工业园区),提升六大旅游产业带(九黄国际旅游产业带、四姑娘山·卧龙大熊猫栖息旅游产业带、达古冰川·高原草原及湿地风情旅游产业带、映秀·三江·水磨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带、藏羌文化旅游走廊产业带、红色旅游产业带),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点、线、面”相辅相融的发展格局。

专栏21                   “十二五”期间四大经济区建设

◇东南部经济区(汶、理、茂三县)。依托将建成的茂县交通枢纽,立足工业园区,将该区建成全省电解铝、工业硅、磁材、锂盐、晶体新材料等产业基地和川西北现代物流基地。

◇东北部经济区(松、黑、九三县)。依托将建成的松潘交通枢纽,立足两大世界自然遗产,将该区建成国际旅游精品区和青藏高原农畜产品重要加工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西北部经济区(阿、若、红、壤四县)。依托将建成的出川大通道,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将该区建成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并规划建设生态、湿地、草地公园。

西南部经济区(马、金、小三县)。依托马尔康州府和将建成的交通枢纽,立足四姑娘山、卧龙和夹金山旅游资源,整合水电、旅游、农业和矿产资源,将该区建成全州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旅游目的地,打造金川“阿坝新江南”。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快培育县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县建设工业、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园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专栏22                  “十二五”期间县域经济发展

◇汶川县。发展以甜樱桃、猕猴桃、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特色水果和反季节蔬菜,以核桃、茶叶、花卉、生猪养殖、优质肉羊和优质小家禽养殖为辅的特色农业并延伸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形成从田园到餐桌产业链。推进漩口等新型工业园区建设,调整工业布局,促进工业集中集约发展,用信息化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区位优势,着重发展与休闲、娱乐、度假、会展相关的现代服务业。

◇理县。继续发展大白菜、青花椒、甜樱桃、酿酒葡萄、生猪、肉兔等特色种养业,发展沙棘、冰酒、脱水蔬菜、矿泉水、优质猪肉、兔肉等产品精深加工,引进、培育、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建设古羌特色桃坪、嘉绒风情米亚罗、温泉元素古尔沟和大唐风韵薛城等旅游景区。

◇茂县。巩固、提升特色水果、蔬菜、花椒、道地中药材、优质生猪等特色产业,建设发达的公路运输体系,建成全州交通枢纽。以土门、南新工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繁荣城镇经济,提升城镇化水平。

◇松潘县。发展反季节蔬菜、高原低温型食用菌,贝母、大黄、秦艽“三木”药材人工种植和牦牛健康养殖及肉牛育肥等特色产业,打造青藏高原农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川主寺镇和县城一体化建设、民族文化长廊和牟尼沟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建设,依托黄龙景区,建设国际旅游胜地。

◇九寨沟县。以建设国际旅游名城为目标,突出旅游产业主导地位,加快城镇和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加大生态建设和修复力度,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整体水平,丰富和发展旅游文化及相关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纪念品加工业,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金川县。发展优质雪梨、酿酒葡萄、生态蔬菜、干果、多肋牦牛、生猪等特色种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经济。以双江口电站、金川电站、太阳能等生态能源开发为重点,建成全州重要的能源基地;加快建设“新江南”工业园区,大力开发锂矿、硅矿和钼矿,重点抓好锂矿开发和深加工。探索和实践气候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高端观光旅游和都市休闲旅游,打造“阿坝新江南”

◇小金县。发展以优质葡萄、生猪、肉牛肉羊、禽蜂、沙棘、豆类、马铃薯、苹果、蔬菜和中药材种植、菌类采集加工等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依托优势旅游资源,建成藏区民俗文化遗产廊道、青少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以及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和大熊猫走廊上的黄金节点。

◇黑水县。实施“水电强县、旅游富民”战略,以毛儿盖、晴朗、色尔古等水电站为依托,加速发展水电工业及电解锰产业;以达古冰川、客龙沟、色尔古藏寨等知名景区带动旅游业发展,努力建设集自然风光、休闲度假、探险体验于一体的复合性旅游目的地。发展蔬菜、马铃薯、优质豆类等特色产业。

◇马尔康县。发展生猪、禽蜂及高产奶牛养殖与蔬菜、优质豆类、马铃薯生产与加工。依托双江口、卜寺沟、巴拉、达维等大型水电站,整合水电、锂硅等矿产资源,建设重要水电能源基地。依托州府优势,重点打造“嘉绒锅庄的故乡”等文化知名品牌,积极打造以土司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嘉绒风情和自然山水为主要特色的藏羌文化旅游走廊上的重要节点。

◇壤塘县。打造觉囊文化重镇、库区休闲、野人谷探险、南莫且湿地生态游品牌,提高旅游产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实力。建设马铃薯、青稞、绿碗豆、牦牛奶肉、藏绵羊肉等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全面实施杜柯河、则曲河流域综合治理和保护工程。

◇阿坝县。发展优质青稞、绿豌豆、蔬菜生产加工,建成脱毒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依托畜牧业资源,建设成为全州重要的畜牧业系列产品开发原料基地。依托川贝母、冬虫夏草等中药材,建设成为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利用藏传佛教、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建设成为重要的藏传佛教旅游、安多藏区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

◇若尔盖县。在半农半牧区建设优质青稞、脱毒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高原春油菜生产基地。加快推进唐克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发展牦牛肉、乳、皮、毛及副产物深加工。立足中药材和藏医资源优势,研制生产名、特、优、新、奇的藏药,建成全省天然藏药基地和藏医药研制中心。加大草原自然生态旅游、藏文化旅游以及红色旅游等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

◇红原县。建立草畜平衡机制,发展现代畜牧业。改造提升传统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打造“红色草原、生态家园、牦牛之乡、旅游天堂”品牌,加快红原大草原国家公园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发展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和全省最大的高原中低温食用菌生产基地。

第二节 推动区域合作

加速融入成都经济区。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加速融入成渝经济区,在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环境保护、科教技术、文化旅游等方面实现对接,促进产业优势互补,实现融合发展。

加强与青海、甘肃等沿边地区的协作。强化与甘肃、青海等沿边地区的合作,加快构建边缘协作区,促进草地各县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旅游等产业发展,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积极发展同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泛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技术协作,高效承接产业转移。

加强与对口援建省市合作。建立对口援建长效帮扶合作机制,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在资金、技术、人才、文化等方面实现广泛的交流合作,力争在园区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和社会发展等关键行业和领域合作方面实现新突破。

第三节 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健全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举办商贸洽谈活动等形式,推动区域协调互动。重点在产业投资、园区建设、商务贸易等领域加强合作,先期在干部挂职、教师医生互派、劳务输出、人才委托培训等方面取得突破。

健全互助机制。鼓励县际间的帮助和扶持,增强经济实力较强区域对其它区域的带动幅射作用。注重公共资源分配和项目布点上的平衡,搞好对欠发达区域资金、项目、技术及人才的扶持和援助。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藏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口支援,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和受灾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争取国家扶持。争取国家在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扶贫等领域争取国家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

第九章 加速推进城镇化

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城镇内涵式发展和品位提升,尽快形成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功能完善的城镇发展体系。到2015年,全州城镇化率超过40%。

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明确功能定位,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突出民族特色和自然风貌,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处理好功能与品位、现代与传统、人文与自然的关系,既注重总体形象,又注重单体设计,推动建设以马尔康、九寨沟、松潘、茂县、汶川县为主的中心城镇建设,加强其余各县城和重点镇建设,积极培育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汶川—理县—马尔康—阿坝、九寨沟—若尔盖—红原—壤塘—金川三条城镇轴线,逐步形成点轴结合,功能互补、规模协调的城镇体系,打造内涵丰富、文化多元的特色魅力自治州。

第二节 加快推进城镇建设

统筹城镇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大力培育中心城市,加快马尔康、茂县、九寨沟等县“撤县设市”进度,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合理集聚。按照“组团城镇”发展思路,建立区间便捷通道,引导中心城镇有序拓展空间。大力发展重点城镇,重点建设各县城,打造一批旅游城镇。

专栏23                   “十二五”期间城镇建设

◇中心城市。建设全州行政文化中心——马尔康县城、旅游服务中心——九寨沟县城、旅游物流中心——松潘县城、工业科技中心——茂县—汶县城镇圈。

◇重点城镇。打造川主寺、漳扎、映秀、日隆、芦花、卧龙、水磨、叠溪、观音桥、卓克基、唐克、瓦切等镇(乡)为国际或国家级旅游城镇。

第三节 加快人口向城镇集聚

大力发展城镇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解放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城镇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和对城镇化的推动力。按照产业布点靠近城镇、产业发展依托城镇的思路,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和服务业,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拓展发展空间。

建立完善政策机制。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与城镇化相适应的财税、土地使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在劳动报酬、保险、安全保护等方面合法权益;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创造条件使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将工程移民、生态移民和失地农村人口转为城市居民,由政府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

第四节 强化城镇管理

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编制城镇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各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加快推进乡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扩大控制性详规的覆盖范围,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监管。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制等手段,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创新城镇管理思路,推进综合执法改革,积极探索城镇管理新路子,为市民提供规范化、人性化、高质量的服务。加强先进技术在城镇管理中应用,推动城镇管理现代化。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消除影响人口集聚的制度障碍。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和谐城镇。

第十章 大力实施科教兴州和人才强州战略

大力实施科教兴州和人才强州战略,提升软实力。全面创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全面推动科技进步,全面增强公民素质。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和引进、公民综合素质培养和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服务水平和各级政府管理公共事务能力,全面提升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

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构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到2015年,学前三年教育入学率达55%以上。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在财政扶持、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优先向农村倾斜,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5年,小学入学率达99.6%,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9.5%以上。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大投入力度,以县城为主,通过新建扩建等多种途径加快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提高普通高中入学率。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快州中职校建设,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大力推广“9+3”、“6+3”教育范围和模式,推动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加快实用人才培养。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大力支持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阿坝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积极支持阿坝师专“专升本”,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推进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基本满足社会对各类教育的需求,建设学习型社会。

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进一步改善马尔康、小金县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筹建阿坝县特殊教育学校。在学校运转、学生补助等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加强藏汉双语教育。在规范办学基础上,鼓励和支持牧区学校加强藏汉双语教学,在牧区开设三年制学前“双语”教育,在汶川、茂县等地筹办牧区藏汉双语初、高中“民族班”。

创新办学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机制,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保障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加大教育扶贫力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教,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问题。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培养藏汉双语教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去农村,去边远山区任教。

专栏24                  “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民族地区第二个教育十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校舍及附属建设,购置教学设备设施,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寄宿制学校小农牧场,为寄宿制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并提供免费卧具;培训师资。

◇农村教育信息化工程。配备现代远程教育设施、校园安全可视监控设备等。

◇基础设施建设。藏汉合校建设,改扩建双语小学10所、初中9所、高中3所;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校舍;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4所、新建、扩建各县城幼儿园、乡镇幼儿园171所;改扩建普通高级中学4所、中职学校4所;阿坝师专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藏汉双语预科教育基地。

◇双语师资培训基地。新建州级双语教师培训中心1个。

第二节 加快科技应用和创新

优化科技发展环境。优化科技发展环境,重点落实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民营企业科技进步、财政金融扶持等方面政策。搭建互动平台,培育科技创新主体,促进产学研联合。支持对产业有扩散带动作用的重点企业在州内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鼓励、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科技进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切实落实科技进步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科技进步奖励制度。

促进产业科技进步。围绕新材料、冶金化工、有色金属、能源等重点产业,有选择性的做好技术引进和应用推广。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引进高新技术,培育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农村科技成果的应用,加快新品种引种、选育和试验示范,提高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加强科普工作。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抓好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开展多形式的科普培训,扩大科技知识普及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专栏25                 “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重点工程

◇科普基地:在马尔康建设州级科技馆,各县各建1个科普基地。

◇研发中心:建设磁材、锂盐、晶体新材料、葡萄酿酒工艺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中藏药材规范化种植及野生抚育基地:中藏药材种植在地规模15万亩,野生抚育30万亩。

◇交流平台:建设州科技交流中心。

◇藏羌药研发:开发具有国家批准文号的藏羌药成品药。

◇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在锂、磁材、晶体新材料等行业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

第三节 推进人才强州战略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以“六支人才队伍”为重点,稳定激活现有人才,大力培养后备人才,积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和人才引进工程。造就一批构建和谐社会和打造诚信政府所需要的、具有较高领导水平的党政人才;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汇集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增收致富能力的农村实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引进和聘用一批急需的优秀人才,建立健全外来人才创业机制。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保障人才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规范人才市场管理,完善人才信息系统。建立对人才培养的长效投入制度,拓宽人才成才的渠道,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人人都能成才”的宽松社会环境。

强化人力资源服务。强化监管,建立州县乡(镇)三级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人事代理、人才素质测评、社会化培训等人力资源服务业务。

专栏26                   “十二五”期间人才发展重点工程

◇五大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建设高素质党政人才;能力锻造工程,壮大经营管理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激活专业技术人才;技能训练工程,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创富示范工程,开发农村实用人才。

◇六大集群。打造生态环境建设人才集群、特色旅游文化人才集群、交通运输物流人才集群、工业能源建设人才集群、产业化农牧业人才集群、教育卫生事业人才集群。

第十一章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塑造阿坝文化。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挖掘和发扬藏羌民族文化内涵,大力实施文化软实力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节 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增强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倡导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齐心汇聚推进我州繁荣发展、和谐安宁的强大力量。

增强公民开明开放意识。教育引导群众跟上时代步伐、开阔胸襟视野,以更加理性平和的心态融入社会、共促发展。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机关文明高效、企业文明诚信、家庭文明和谐、学校文明向上、社会文明有序的良好风尚。

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在中小学加强素质教育,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友爱之心、仁厚之心、感恩之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公德意识。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展示各族人民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和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形象。

第二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加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配套建设文化中心,改造文化馆,加快建立州级青少年活动场所,依托牧民定居点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加大“西新工程”实施力度,完善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建设。在地震灾区建设“三基地一窗口”展示体系,发挥教育展示功能。搭建文化信息资源传播和共享平台,逐步建设民间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数据库。健全出版物发行市场,建设一批藏汉语言文字编译基地、出版物译制中心,完善乡镇发行网点。加强藏语广播电视节目和藏文出版物生产能力建设,建立省、州、县三级藏语广播节目译制体系。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支持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升级。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立非遗资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积极资助传承人,重视藏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改造和发展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完善传统民间祭典活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塑造阿坝文化。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荣辱观,努力挖掘和发扬“团结、坚韧、苦干、进取”的阿坝文化内涵,以先进文化引导价值取向,凝聚精神力量,增强文化影响力,扩大文化辐射力,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第三节 培育新型文化产品和文化业态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三贴近”原则,大力支持和引导民族特色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建立文艺创作基金和奖励基金,鼓励大型歌舞娱乐及传承本土文化演艺产业发展,打造《藏谜》、《羌魂》等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具有鲜明藏羌文化特色和紧扣时代脉搏的影视、文学作品。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积极利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运用声、光、电等手段提高传统文化表现力。聚集创意产业人才,发展创意产业,依托九寨黄龙优美自然风光,雪山草地灿烂的红军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红军文化、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动漫创意和影视创作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其他产业高度融合,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拓展文化发展新领域。

第四节 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

统筹规划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布局,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和民族传统工艺等产业示范基地,实施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藏羌文化走廊建设,规划建设羌族文化体验区、九寨沟文化产业园,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

第五节 推动文化“走出去”

积极开展对外文化合作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渠道、途径和方式,积极探索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运作方式,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交易平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加快建成阿坝信息高速公路,将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全面运用于文化产业,使文化传播力越来越强,文化覆盖面越来越广,文化辐射区越来越远,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专栏27              “十二五”期间文化事业重点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实施广播电视光纤干线、乡村寺庙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建设工程,乡级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州、县广播电视台业务用房,实施县级电影院和乡镇农村电影放映设施设备建设项目。新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综合性剧场、文物管理所、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新建阿坝州民族博物馆、安多藏族博物馆、嘉绒藏族博物馆、觉囊文化陈列馆等;新建藏汉语言文字编译基地、出版物译制中心。

◇文化遗产保护。维修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宗教文物、馆藏文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保护红军遗址、遗物等红色文化。

◇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送演出、展览、图书到农牧区;支持基层开展文化活动,培训文化人才。

◇新闻出版。成立少数民族文字培训中心和新媒体拓展中心。健全出版物市场监管体系,完善乡镇发行网点,建设新华书店。

第十二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更加注重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强化资源管理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严格资源管理,综合运用工程、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等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健全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资源就地转化尽可能最大化,坚持原矿不出州,提高资源利用率。实行资源开发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规范水电、矿产等资源转让。到2015年,矿山治理达标率达到8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达到75%,伴生矿综合利用率达到50%。基本实现矿产资源有序合理开发。

第二节 节约利用资源

节约用水。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城市供水管网和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推进污水处理及再利用。加快农牧区节水改造,搞好农业节水灌溉。大力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强水源点和重点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建立江河和地下水质监测网络。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促进节约用水。

节约土地。充分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快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建立完善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和条件,盘活存量土地,促进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资源。积极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坚决纠正征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节约能源。充分发挥价格、税收、信贷等政策杠杆作用,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政策导向,加大节能力度。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推广使用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制度建设和监管,实现管理节能。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冶金、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工作。构建一体化智能电网,降低电力运输消耗。积极推广清洁燃料汽车,发展绿色交通,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等高效节能产品。

节约材料。引导和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鼓励采用小型、轻型和再生材料。限制过度包装,规范并减少一次性用品生产和使用。提高建筑物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提倡简约实用的建筑装修。推进木材、金属材、水泥等的节约利用。

专栏28                    “十二五”期间节能重点工程

◇节约石油。在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实施节油措施。

◇建筑节能。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新型墙体保温、防火材料和节能产品等。

◇绿色照明。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以及住宅中推广高效节能照明系统等。

◇政府机构节能。政府机构建筑按照建筑节能标准改造,在政府机构推广使用节能产品等。

◇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更新监测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

第三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和绿色产业。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推动工业园区按循环经济模式布局,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发展氯酸盐与电石“废气”利用、氯酸盐“尾气”与“蓝宝石”结合再利用以及电石、铁合金余热发电等项目,加快建设茂县土门循环经济园区。

推进粉煤灰、冶金和化工废渣及尾矿等工业废物利用。推广“猪、沼、果、菜”生态农业模式,加大对秸秆、农膜、禽畜粪便等农业副产物的循环利用。支持回收利用废纸、废旧金属、废弃电子产品等,加强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到2015年,废旧资源利用率达到50%以上。

第四节 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大碳汇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增加森林蓄积量和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碳交易;加快水电、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发展。加快服务业等低能耗产业发展。

强化减排力度。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削减存量,科学控制增量;合理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规模,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构成,推进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

提倡低碳消费。鼓励低碳消费,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注重消费环节再回收。财政资金优先采购节能环保标志产品,推广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大力采用节能型灯具、高效节电新光源和节电控制装置。倡导使用电动和混合动力公共交通工具。建筑设计引入低碳理念,开发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对城市住宅实施节能、保温技术改造。推广太阳能光热、太阳能房,实施“光伏屋顶计划”。

第五节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建设。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水土保持力度,推进草原沙化治理。坚持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相结合,加快地震灾区生态修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和湿地保护力度,推进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建设。加强森林和草原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促进林草植被有效保护和生态功能稳定发挥。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加强生态保护管理能力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与治理并重,健全污染防治体系。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关,加大污染防治能力建设,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加强环境监管和环境信息能力建设。加快垃圾、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推进垃圾、污水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高垃圾、污水处理率。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强化污染源防治力度,开展烟尘、粉尘、噪声和汽车尾气治理。

专栏29                   “十二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人工造林33万亩,封山育林665万亩,森林抚育及低质低效林改造157万亩。

◇退耕还林。新增退耕还林造林面积30万亩,配套封山育林65万亩、树种改造20万亩、食用菌188万袋、补植补造20万亩。

◇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恢复填沟还湿1560公里、草场围栏2267公里,治沙还湿100万亩,生态移民2530户。

◇地震灾后植被恢复。人工造林6万亩,封山育林120万亩,干旱河谷人工造林50万亩。

◇川西北防沙治沙。完成林草管护19500万亩次,林草植被恢复390万亩;建设监测中心、监测站、监测点;鼠、虫害防治4500万亩;湿地恢复450万亩;建设综合治理示范区、产业示范基地4500万亩等。

◇退牧还草。围栏封育草原1510万亩,草原补播453万亩;新增退牧还草工程围栏封育草原1534万亩,草原补播460万亩。

◇草原沙化治理。治理沙化草原121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1280万亩。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7万亩,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315万亩。

◇地质灾害防治。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地质灾害治理。

干旱河谷治理。通过植被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育草、种草养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土地整治和水土保持、改变耕作制度、建设农村沼气等措施加大干旱河谷治理。

◇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实行全防全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率达到100%;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全部进行治理并实现达标排放。

◇饮用水源地保护。全州已划定的城镇及建制乡镇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全部进行隔离保护并设立明显标志标牌,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建设。

◇创建生态县。力争马尔康、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金川、小金、红原、壤塘县完成生态县创建工作。

◇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力争全州创建省级生态乡镇60个。

◇能力建设。林业防火、地质灾害监测和应急、环境信息、监测和应急等能力建设。

第十三章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善投资环境,消除发展障碍。

第一节 加快推进各项改革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广泛集中民意,凝聚民智,提高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健全市场机制,切实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机结合。探索进城农村人口土地承包权、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制度,配套推进劳动就业、随迁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州县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健全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

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市场导向、政府引导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完善投资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推出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解决项目投入。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和民生领域。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切实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依法保护其合法经营,促进公平竞争。完善金融、税收、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完善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制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促进其合法经营和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及其他要素市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形成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市场法制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比较完善,市场经济秩序比较规范,政府依法调控和监管市场、国内外贸易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的现代市场体系。

第二节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强形象推介。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学校、民众、媒体等参与,注重地区形象策划与传播推广。挖掘个性特质,明确形象定位,选取新能源锂制造、旅游等极具竞争力行业,对相关产业进行整体包装,全方位打造地区形象;征集形象推介语,确定宣传口号;通过社会征集和政府投入拍摄形象宣传片等,开发形象识别系统;结合推广对象习惯,选择合适推广媒体,制定形象推广计划,通过举办会展、投放广告等手段宣传推广地区形象。

大力招商引资。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政策优势,突出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引导外地资金和技术投向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外贸产品、出口企业、优势产业,积极拓展外销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鼓励企业“走出去”,培育农产品出口企业。加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进口。发展服务贸易,鼓励外资参与旅游业国际化服务。

第十四章 建设和谐阿坝

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努力建设和谐阿坝。

第一节 加强人口管理

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继续实施“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少生快富”三项制度,深入开展“三结合”帮扶工作,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支持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健全计划生育流动服务体系。

推进人口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围绕少生、优生、优育、优教和生殖健康,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实施“关爱女孩”工程,转变婚育观念,逐步实现生育文明,促进人口性别比平衡。落实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推进“两纲”目标实施,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养老服务、医疗救助等面向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保障老年人权益。

第二节 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就业水平。以户户有就业为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对劳动者就业给予政策支持,对企业用人给予政策鼓励,对困难群体加大政策扶助,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对市场供求及时跟踪引导,对失业进行预防和调控。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探索建立投资带动就业长效机制。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把高校和“9+3”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促进农民工就业,扶持困难人员就业,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5年转移输出4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9.8亿元。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组织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强基层服务机构建设,联网全国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失业预警机制。5年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调节力度。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规范高层管理人员收入和职务消费。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人人有保障”为目标,加大投入力度,拓展筹资渠道,加强基金和资金监管,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警机制,提高保险待遇水平,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提高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推进“新农保”全覆盖,实现省级“一本通”管理。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农村特困户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重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加快实施“蓝天计划”和“霞光计划”,落实优待抚恤政策。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商业保险。“十二五”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8.45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0.3万人、失业保险4.8万人、工伤保险7.1万人、生育保险2.5万人。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不断调整和完善工时、休假、劳动保护等劳动标准体系,定期向社会发布工资指导线,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健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处理劳动纠纷,严厉打击拖欠工资行为。

第三节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高度关注人民健康,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执法监督所标准化建设。启动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创建工作,并为每个乡镇配备一名专业保健人员。加强重点旅游集镇和旅游沿线乡镇、旅游景区急救站建设,完善急救体系建设。实施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为每个行政村建设1个村卫生室。认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公共健康管理水平。到201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2岁。

健全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加快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辅,建成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四项制度。保障范围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提高保障标准,不断缩小不同制度保障水平差距。加快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鼓励工会等人民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发展社会慈善医疗救助,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维护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形成有序竞争机制;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新增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等薄弱环节倾斜,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州、县、乡三级医疗服务架构,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加快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加快州、县民族医药机构建设,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开设民族医药科室,逐步在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中、藏、羌医药科,配备中、藏、羌医药人员。开展民族医疗机构创等达标工作。加强中藏医药研究与成果推广,探索中藏医药基础理论现代化可行途径。普及中、藏、羌医药服务,提高中医药参与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

第四节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强综合体育训练馆、游泳馆、体育场、体育训练基地、全民健身中心、农牧民健身工程等项目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网络,加快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倡导有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

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及《阿坝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意见》,丰富扩大体育健身内容。组织、引导、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实行全民健身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开展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创建评比活动。贯彻实施中小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体育协会等体育社团组织建设。

强化业余训练和竞技体育。加强青少年业余体校建设,强化训练和管理,优化调整、巩固提高摔跤、柔道、篮球、足球、田径、拳击、民族马术、民族式摔跤、珍珠球等现有项目,重点发展摔跤、柔道、篮球、足球、民族马术、民族式摔跤、珍珠球等优势项目,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强化体育后备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全力备战第十二届省运会和第十四届省民运会,办好第十三届州运会。

发展体育产业。支持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体育市场,引进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着力培育有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文体企业。发展以山地户外运动为主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国际和国内自行车、汽摩拉力赛等大型体育项目,建设旅游沿线自驾游露营基地,促进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努力拓宽体育彩票市场,扩大销售额。

专栏30                 “十二五”期间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工程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网络;新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劳务输出基地;新建救助站、福利院、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新建劳动争议仲裁院、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实施金保工程一、二期工程。

卫生事业

◇疾病预防机构标准化建设。州疾控中心达市(州)级二等标准,汶川、理县、红原疾控中心达县级一等标准,九寨沟、茂县、马尔康、金川、若尔盖、阿坝、小金、黑水、松潘、壤塘疾控中心达县级二等标准。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设州医疗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州急救中心、12个县级急救分中心、6个重点旅游集镇急救分中心和43个旅游沿线乡镇、旅游景区急救站。采供血机构服务体系建设。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将州人民医院和茂县、阿坝、若尔盖县人民医院建设成片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其余县人民医院达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实施乡镇卫生院六位一体标准化建设,漳扎镇、川主寺镇、水磨镇、映秀镇、观音桥镇、日隆镇中心卫生院达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其余中心卫生院达一级医院标准;其他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逐步达到一级医院标准。全州342个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

◇重点地方病和传染病防治。开展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包虫病、氟(砷)中毒、克山病等地方病防治,建鼠疫检疫站。开展结核病、艾滋病、肝炎、麻风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完善计划免疫冷链设施、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系统。

◇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战略。建成省级名中医工作室1个,国家级中医重点科1个,精品中医院1所。

◇制剂室规范建设(GPP)认证。州藏医院和若尔盖县藏医院藏药中心制剂室完成GPP认证,在茂县建立羌药中心制剂室。

◇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新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立食品药品网络监管体系。

体育事业

建设综合训练馆、游泳馆、体育场、体育馆、室内全民健身中心、业余体校、若尔盖县赛马场、九寨沟国家高原女子足球训练基地、篮球训练中心、九顶山滑雪场、田径训练基地、汶川体育公园。

第五节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健全灾害防治体系。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和技术体系,加强地震、地质、气象等灾害防治,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突出抓好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科学实施工程治理和避险搬迁。推进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加强地震监测网络和群测群防建设,建立和完善州、县、乡、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改进防御信息传达、灾害信息上报方式,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

加大重大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力度。根据威胁大小、危险程度,对全州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优先安排勘查治理工作,力争在“十二五”末完成70%的隐患点勘查任务。对威胁人口多的隐患点实行工程治理,对威胁人口少的隐患点居住户实行避让搬迁。

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在州、县相关职能部门增设应急管理科室,设立乡(镇)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和备案审查机制,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县级政府的风险隐患排查制度。加强应急管理科普教育,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加快政府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强化应急指挥信息通道建设,充分整合应急管理资源,提升政府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建立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工程建设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加强应急避难场所、救灾装备、救灾应急指挥平台、地震小区划、灾害信息管理数据库和综合减灾救灾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建设阿坝州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健全救灾物资采购、储备和更换机制,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立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社会、个人资产依法紧急征用机制、补偿办法。加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力争实现全民识灾防灾。

加强社会捐助管理。完善社会捐助互助体系,建立以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为基础,临时帮困送温暖活动为补充,社区服务相配套的社会互助体系。规范救灾捐赠工作,建立捐赠物资接收管理制度。

第六节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建立健全宗教事务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社会公共服务,逐步实施宗教活动场所“六有一无、五通四覆盖”工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自治组织建设,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信访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保障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扩大政治民主基础。

全面推进依法治州。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执政,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加大对信教群众和寺庙僧侣的法制宣传教育,确保信教群众和僧侣爱国爱教。

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的方针,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坚持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公示财政补助、补贴资金使用去向。加大对重点工程、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严厉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第七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爱国主义、社会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典型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思想道德建设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加快转变落后观念和守旧习俗,树立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精神家园建设,珍惜援建成果,加强感恩教育,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铸就“团结、坚韧、苦干、进取”的阿坝人文精神,树立灾后新形象、新风貌。

第八节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认真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国防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对策。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努力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和水平。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和“双争双评”活动,做好征兵和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落实伤残军人优抚政策,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完善州、县人防机构,加快人防指挥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实人防力量。加大《人民防空法》、公民避难知识宣传力度,增强全民人防意识。

第九节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全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重点地区和特殊行业场所综合治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政法、公安基础设施和维稳力量建设。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健全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立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决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社情民意调查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各类矛盾纠纷。畅通和规范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深化反分裂斗争。筑牢反分裂维稳基础,建立健全长效维稳机制。强化维稳队伍建设,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完善社会完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人民群众政治鉴别力和是非判断力,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实现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及长治久安。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原则,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推进“平安阿坝”创建工作,强化“严打”整治,切实维护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促进全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第十五章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把握好规划实施的重点和时序,确保各项重大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一节 加强政策导向

积极引导市场需求。扩大消费需求,破除垄断,促进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扩大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促进金融体制改革,拓宽投资渠道,保持资本市场稳定,使更多的人能够获得财产性收益;完善包括医疗、就业、养老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人民群众的不确定预期,排除消费的后顾之忧;完善消费信贷体系,为消费提供金融支持等;努力调控价格总水平,保持物价总体基本稳定;改善消费环境,拓展消费领域,促进消费升级,增加即期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层次,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1900亿左右,在“十一五”基础上翻一番;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高服务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对来州产业投资、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施工的企业,一律在州内登记注册分公司或子公司,成立法人实体后方可办理后续相关手续;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激活民间投资,创新融资方式,鼓励发展创业投资。努力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

合理安排财政预算。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编制实施好年度财政预算,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强收入组织和支出管理,努力保持收支基本平衡,提高公共财政的能力和水平。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各项税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增强财政保障和支付能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对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支出。

专栏31                “十二五”期间财政资金的扶持方向

◇对县域经济实施引导性扶持。

◇发挥财政资金粘合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技术创新、基础产业领域,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规范市场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加大就业资金的投入,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化解工作,扩大清理化解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试点范围。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支持重点企业节能降耗。

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包括税费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完善资源补偿费和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政策。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社会信用体系。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政策。

加强产业政策调控。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目录,抓紧制定符合我州实际的产业政策实施要点,主要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促进产业发展,引导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对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产业,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处于成长期、市场潜力大但竞争力不强的产业,要支持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对垄断性产业,合理引导企业重组,促进竞争格局形成;通过信息发布、市场准入、环保标准、土地使用、技术标准等措施,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

第二节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认真落实专项规划。各类专项规划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又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上的延伸和细化;既是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施总体规划的强有力支撑。有关部门要抓紧完成本部门、本行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切实把专项规划做深、做细、做落实,具有操作性。州政府组织编制16个重点专项规划,经其批准后颁布实施,确保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州政府将适时组织编制其他重点专项规划。

专栏32                       “十二五”专项规划

序号

目录

牵头单位

审批单位

1

“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州委农工委

州政府

2

“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州政府

3

“十二五”交通建设规划

州交通运输局

州政府

4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州旅游局

州政府

5

“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州政府

6

“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州文化局

州政府

7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州科技局

州政府

8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州商务局

州政府

9

“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

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州政府

10

“十二五”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州环保局、州国土资源局

州政府

11

“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及城镇化发展规划

州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

州政府

12

“十二五”综合减灾应急管理规划

州民政局

州政府

13

“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州教育局

州政府

14

“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州卫生局

州政府

15

“十二五”电网专项规划

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州政府

16

“十二五”名牌建设和标准化发展专项规划

阿坝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州政府

加强规划衔接协调。下级总体规划要在约束性目标、空间功能定位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上级总体规划进行对接;专项规划要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与总体规划衔接;同级总体规划要在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周边地区的总体规划进行衔接;确保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总体要求指向一致,空间配置相互协调,时序安排科学有序,不断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按规划要求筛选、贮备、建设重大项目,切实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深度,把项目带动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略,完善项目筛选机制,紧紧围绕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及时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关系我州发展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广泛的上档次、上规模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健全项目实施、监管、督查、激励机制,制定具体建设项目计划,合理安排项目实施进度,促进规划有效落实。建立投资评审制度,加大稽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突出政府对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方面的评价。在重视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加重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对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就业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评价,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强化目标管理,政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的相关任务纳入年度工作目标,明确主管领导、责任人和工作进度要求,制订实施方案,切实抓好落实。

健全监督评估和实施调整机制。本《纲要》经州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由州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充分发扬民主,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进一步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州级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及时处理和反映。规划实施中期,州政府组织力量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规划实施期间由于特殊原因确需调整时,由州人民政府提出说明和建议,按法定程序由州人民代表大会或州人大常委会批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