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bet雷竞技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政务联播

一叶兴一业 茶香富茶乡
——记汶川县水磨镇二村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发布时间:2024-08-07 16时01分
字体:
访问量:12
分享到:

■杨光富 杨集龙

夏秋之交,走进汶川县水磨镇二村沟,在蓝天白云映照下,茶山显得格外的绿,茶叶随春风摇曳,散发沁人心脾的清香。

近年来,二村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以“土地+脱贫户”的运营模式,采取土地出租入股的方式,大力发展高山茶叶种植和茶叶加工产业,吸收周边32户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160余个,带动周边农户每亩茶园增收800—1500元,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致富路。

从“芽尖”上着力擦亮生态茶叶新名片

好山好水出好茶。二村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坐落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水磨镇,现种植茶叶1500余亩,年均茶产量4万余斤,年产值300余万元,2022年被命名为“第六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州级示范社”,现有茶制作非遗传承人2名、茶农73户,社员210人。

“近年来,合作社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选派优秀社员赴浙江长兴、四川雅安等地学习考察先进制茶技术,对560余名本地茶农培训种茶、采茶、制茶技术,引进返乡创业青年参与生态茶叶种植、销售,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制茶、善售茶的新茶农。”合作社法人姚红伟介绍说。

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合作社联合盘龙溪村、牛塘沟村共同创建了州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西路边茶现代农业园,新建、改建、扩建高优生态茶园3处(等风来生态茶园、问茶道生态茶园、望云开生态茶园)。园区配备观光凉亭、品茶室、制茶房、露营基地等配套设施,构建采茶、观光、茶园露营、特色民宿为一体的茶旅融合产业链,打造宜产宜景的茶产业园区。

同时,合作社对茶叶开展理化检测,规范除草、灌溉、施肥、采摘、修剪等田间生产管理过程,严禁使用农药、化肥,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农机农艺融合、生物绿色防控等绿色实用技术,保护茶园的生态平衡,保障园区有机认证97.2公顷。建立茶叶审评室和检验室,联合阿坝师范学院等技术团队,定期开展茶叶研究和交流论坛活动,推动茶产业生产技术日渐成熟。

在“舌尖”上聚力打造知名本土茶品牌

“茅亭产贡茶,西路边茶产盘龙”,在水磨镇茶文化的熏陶下,姚红伟总结出了适合本地“绿、黑、白、红”四茶的“三炒三揉加烘焙”土茶制作工序,确保土茶“提毫而成、汤色亮绿、回甘浓爽”的独特品质。2024年1月,“土茶制作工艺”列入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第四批),姚红伟被命名为“土茶工艺制作”代表性传承人。

在姚红伟的带领下,合作社也力求在传承传统茶文化和制茶工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新建枇杷茶栽培实验基地20亩,对枇杷古茶树进行保护培优,提高枇杷茶的种性纯度,推进种茶苗的再繁育,逐步建立起品种纯正、产量高、品质优异、经济效益好的枇杷茶园;引进采摘机、揉捻机、发酵机、烘干机等一系列现代化制茶设备,采用“手工+机械”的方式进行制茶,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土茶的品质和口感;制定《二村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规章制度》《合作社加工生产车间员工管理规章制度》等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合作社规范化管理。

产品好却“不响”,茶香难出“深巷”。为此,合作社坚持“专业种植、专心做茶”发展理念,采取“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生产模式,在深挖茶马古道文化内涵的同时,深化土茶文化价值,最终成功创建“净土阿坝——汶川土茶”特色品牌,并在全国全省多次参赛参展,在全省全州数次获奖评优。同时,通过在茶产业园打造非遗传承人活态展示茶制作工艺与沉浸式体验消费新场景,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讲好新时代西路边茶故事,打造具有水磨特色的休闲旅游新业态。目前,合作社注册了以“姚村长”为代表的商标4个,成功孵化出“汶川红”知名本土茶品牌。

向“足尖”上发力走出茶旅融合新路子

以茶成业,以茶兴业。依托“汶川之南有好茶”资源优势,合作社紧紧围绕“茶+”产业发展,连续两年成功举办采茶节活动,成功培育“茶主题民宿、特色研学产品、特色体育IP、特色茶肆茶馆”等茶产业链,不断丰富“茶园+摄影”“茶园+休闲”“茶园+康养”“茶+民宿”“茶+垂钓”等新业态新场景,带动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形成以“茶+”产业的集群发展,成功创建以茶为主题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汶川县盘龙溪旅游区。同时,合作社瞄准“研学经济”新引擎,擦亮“研学+”新业态品牌,与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博士工作站合作开展活动10期;针对老人、儿童、游客等不同群体,开发涵盖茶叶采摘、产业园观光、制茶体验等研学旅游服务项目;深入挖掘西路边茶文化故事,串联文旅点位,吸引1950名青少年体验茶文化研学,实现“研学+茶产业”的深入实践,为当地旅游发展带来新生机。

此外,依托水磨镇“盘龙茶礼”“采茶节”、西路边茶创新发展交流会等活动,合作社联合盘龙溪村、牛塘沟村等打造“长寿南茶、多态融合”的共富联合体,深挖敬拜茶祖的民间习俗和茶马古道商贸文化,培育和申报“盘龙茶礼”县级非遗民俗项目、“冒头饭”县级非遗餐饮项目,创作5首原创歌曲和3支原创舞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带动当地旅游业态持续向好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附件下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