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bet雷竞技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阿坝要闻

刘坪:坚定践行抗震救灾精神

发布时间:2021-11-23 10时30分
字体:
访问量:12
分享到:

坚定践行抗震救灾精神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刘坪

抗震救灾精神形成于党领导中国人民与地震灾难进行英勇斗争的伟大实践,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得到升华和发扬。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紧急行动、千里驰援,灾区群众守望相助、奋起自救,社会各界奉献爱心、倾力支援,展开了一场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用汗水、智慧、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2014年鲁甸地震、2017年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始终指引和凝聚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发展振兴的巨大胜利,彰显和传递着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抗震救灾精神是指引我们穿越灾难、崛起危难的精神动力。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的鼎力援助下,我们在第一时间紧急转移游客和受灾群众18万人;地震60天,解决了41万余名受灾群众的过渡性住房问题;震后两年,基本完成3年的重建任务,一个安居乐业、安全和谐的新家园呈现在世人眼前。后来,无论是九寨沟“8·8”特大地震,还是汶川“8·20”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等各类自然灾害,灾区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定践行抗震救灾精神,共克时艰、崛起危难,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壮美篇章,特别是九寨沟“8·8”地震后重建工作,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修复范例,获得“神奇九寨更迷人”的赞誉。

实践证明,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坚强意志。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抗震救灾精神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建设美丽家园的力量源泉。

灾后重建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扎实推进科学重建、生态重建、阳光重建,促进了灾区生活与生产、物质与精神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省委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战略定位,加快推进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家园建设,有力推动稳州兴州事业再上新台阶。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汶川县映秀镇视察指导工作,指出“这里的变化我也很欣慰”。

实践证明,抗震救灾精神是教育我们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的思想武器。面对特大灾难,党中央带领灾区人民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全国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支撑、推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深刻地体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抗震救灾的旗帜,是激励人民崛起危难、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抗震救灾以来,灾区人民家家户户始终悬挂着五星红旗,传颂着“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实践证明,抗震救灾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当前,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新的征程中,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可能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这就要求我们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践行抗震救灾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践行抗震救灾精神,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运筹帷幄,第一时间作出全面部署、科学谋划;各级党组织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要求,迅速行动、协同并进;广大党员舍身忘我、冲锋在前,为夺取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发展振兴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在新时代践行抗震救灾精神,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持续抓好党的作风和制度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践行抗震救灾精神,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抗震救灾斗争中,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群众,都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最高位置,成为贯穿整个抗震救灾的主题主线。在新时代践行抗震救灾精神,必须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时刻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一“国之大者”,既要科学把握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与特点,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又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足、安全感更高。

践行抗震救灾精神,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地震发生后,灾区干部群众着力恢复灾区自然生态功能,同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在新时代践行抗震救灾精神,必须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扎实抓好生态修复和保护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保持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平衡性、和谐性。

践行抗震救灾精神,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向世人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巨大发展成就。在新时代践行抗震救灾精神,必须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定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动力。

践行抗震救灾精神,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纵观人类历史,防灾减灾救灾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新时代践行抗震救灾精神,必须进一步尊重和弘扬科学精神,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苦干实干、敢战能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刊载于2021年11月22日《学习时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