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2022年12月27日)
罗振华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州发展历程中极具考验、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袭扰冲击、“一难两难多难”问题严峻挑战、“抢回来、拼上去”艰巨任务,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安排部署,在州委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州政协监督支持下,聚焦“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新目标,牢记嘱托、保持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较好完成了年度任务,许多工作取得了标志性成果。
一年来,我们怀“赤诚之心”迎盛会,深刻感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伟力,感恩奋进新征程。坚决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决以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笃行不怠的奋进姿态,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主动。坚决将“中国式现代化”中心任务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努力为解决长期性、深层次、具体化困难问题,增添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政府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不断彰显。
一年来,我们举“全州之力”抗大灾,众志成城夺取救灾重建双胜利,淬炼激扬新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的“6·10”马尔康6.0级震群型地震,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州县合力、上下一心,打赢了抢险救援、抢通保畅、排危除险、安置攻坚等一场场硬仗,紧急避险转移8.5万人,无一人失踪失联、重伤遇难;过渡安置5568人,确保了灾区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科学编制“1+N”重建规划,最快速度启动恢复重建,完成住房维修加固7139户,基础设施、地灾治理、产业培育等项目进展顺利,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超过震前水平指日可待。在抗震救灾中,各级领导星夜赴险、坚守一线、指挥若定,干部职工闻令而动、冲锋在前、超常奋战,灾区群众团结一心、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深刻践行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展现出阿坝各族儿女坚韧不拔、一往无前、浴火重生的勇气力量。
一年来,我们立“必胜之志”战疫情,科学精准打赢多轮防控歼灭战,创造积累新经验。面对周边疫情持续高发、局部暴发、抵近压境,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多轮交织的复杂形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全面落实“二十条”“新十条”和“省六条”优化措施,尽锐出战、重兵合围,以快制快、精准制胜,打赢了“8·18”“11·18”等多轮疫情攻坚硬仗,形成了“五防”“五准”等阿坝经验。全域统筹、梯次推进防控能力建设,建成集中隔离房间近万间、医疗救治床位2795张,探索了县域帮建、分区联建等阿坝模式。在疫情防控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公安干警和志愿者齐心协力、不舍昼夜、连续奋战,兄弟市州心怀大爱、紧急驰援、鼎力支持,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生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坚决守住了四川“西北大门”。
一年来,我们担“上游之责”筑屏障,凝心聚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蓄势实现新突破。总投资52.6亿元的四川最大生态保护修复类项目—“若尔盖山水工程”落地阿坝,并作为“中国山水工程”的重要组成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首批24个子项目全面完工,“一核两源六区”保护格局加快构建。若尔盖国家公园州级创建任务全面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南北并行、一体推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成势见效。创新开展黄河上游干支流综合治理,建成生态防护带56.9公里,高质量完成若尔盖段岸线应急处置工程,“323”工作法全省推广。环境空气质量全省第一,出境断面水质首次全部达到Ⅱ类以上标准;林草综合覆盖度85.5%,野生动植物保护率95%。雪山冰川纯净如初、森林草原绿荫如盖、飞鸟游鱼欢快怡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
一年来,我们以“赶考之势”破困局,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奋力探寻新路径。面对疫情、震情、汛情等叠加冲击,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沉着应对,及时出台稳增长25条、促消费18条、金融16条等系列助企纾困政策,频次之密、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项目建设攻坚年”成效显著,县县通高速项目布局初步构建,西成铁路破土动工,新能源光伏、1000千伏特高压等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关键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明显,一季度蓄势抢跑、二季度乘势快上、三季度应势止滑、四季度逆势企稳,呈现稳中有守、持续向好、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马尔康、汶川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预计,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万元,位居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前列。
一、矢志不移优生态、美环境,绿色家底更殷实
全域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七大保护”行动全域开展。“三区三线”全面划定,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建立。林(草)长制创新试点稳步推进,田长制责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显著,完成营造林41.5万亩、禁牧2000万亩、草畜平衡3765万亩。
系统治理强度稳步提升。“七大治理”工程见行见效,治理水土流失60平方公里、地质灾害107处、中小河流21条、草原“两化三害”313.5万亩,牧区五县平均超载率下降至5.8%。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固废歼灭战,有效应对次生环境事件。
价值转换速度明显加快。深入实施“双碳”战略,创新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重点领域生态补偿落地落实,到位补偿资金5.4亿元。超低排放改造、监测设施智能化等新兴生态环保产业应运而生。
二、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发展步伐更坚实
项目投资高位运行。签约落实政策性开发性基金9.7亿元,川汶高速、第三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九寨沟、若尔盖、汶川通用机场完成选址,尘埃落定红色文化旅游城、安多文旅就业创业园等产业支撑项目梯次开工,成兰铁路、九绵高速等重点项目高效推进,州避难广场等城市更新项目进展有序,茂绵路、久马高速(阿坝县段)等建成投用。5G网络实现县城、乡镇全覆盖。
生态工业逆势上行。阿坝查理、金川嘎斯都等光伏项目即将落地,规模化、基地化光伏开发全面提速。金川电站、双江口电站等重大能源项目加快推进,俄日、红卫桥等水电项目建成投产,新增清洁能源装机18万千瓦。中小微企业园区入驻企业158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6.4%。德阿园区工业产值再翻一番,“飞地”园区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0个百分点、贡献税收8.7亿元。
文旅产业抗压前行。新增4A景区2个、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打造“童话公路”文旅IP,获颁“全国自驾旅游第一州”称号。全域旅游智慧信息综合平台建成投用。出台川渝客源门票半价等系列优惠政策,在全省率先推行“游客有投诉、政府先赔付”诚信市场建设。
社会消费克难而行。积极参加进博会、农博会、川货全国行等展销展会,精心举办“净土阿坝”农产品温州产销对接、农商对接等商贸活动。广泛开展家电、餐饮等重点领域促销,发放消费券1500万元,带动消费6000余万元。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快递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财政金融稳健并行。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79.8亿元,增长12.7%。金融服务更加精准,贷款投放突破2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合理,金融风险防控成效显著,非法集资存案全部“清零”,高风险机构成功退出。
三、千方百计保主体、添活力,发展动能更强劲
助企纾困务实高效。退税减税降费8.6亿元,发放奖励补助资金8.3亿元,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2亿元,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7.68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3万余户。完成“个转企”84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户、规上服务业企业8户、限上商贸企业25户,市场主体达7.2万户。
改革创新破题见效。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信访制度等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红原机场整合全面完成。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新增专利304项、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7户,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3亿元。
开放合作扩面增效。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厅地、校地、企地等专项合作持续深化,浙阿、成阿、德阿、绵阿等区域合作更加紧密。精心举办“浙商阿坝行”等招商引资活动,新签项目26个,到位资金150.6亿元。
四、接续奋斗抓衔接、促振兴,农业农村更兴旺
“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速。完成乡村片区国土空间规划152个。整合投入衔接资金19.3亿元,分类分片实施项目1050个。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1430处,新改建农村公路653公里,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3个。农村“三大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深入实施,建成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31个、省级百强中心镇3个,创建省级重点帮扶优秀县2个、先进乡镇1个、优秀村(示范村)15个。
“活力乡村”建设全面升级。建成高标准农田14.58万亩,超额完成粮食、生猪生产任务。“6+N”特色产业健康发展,新建标准化养殖场(户)120个,发展优质特色果蔬60.5万亩。申报省级现代产业园区5个,命名州级园区7个。“农业+”战略深入实施,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州特色文化旅游名镇名村20个。
“幸福乡村”建设全面发力。“万企兴万村”活动广泛开展,浙阿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定点帮扶、“组团式”帮扶成果丰硕。创新“123”易地搬迁后扶机制,构建“1112”精准帮扶机制,产业富民、稳岗就业、消费帮扶“三大行动”发力见效,8.1万脱贫人口通过产业带动持续增收,4.1万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4.4%,稳定消除1096户4883人返贫风险。
五、倾情竭力办实事、惠民生,群众生活更优质
稳岗就业成果丰硕。在全省率先出台稳就业18条、就业帮扶12条系列政策,城镇新增就业7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创新开展“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大力推广“总部车间+分车间”灵活就业模式,建成来料加工车间45个。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5.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0.5亿元。
社会保障成效凸显。完善“三重”医疗保障制度,建成省内首家跨统筹区医保异地服务站,实现川渝地区、省内异地就医免备案。连续8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发放困难群众救助金2.8亿元、价格联动补贴256.9万元,惠及9万人。加快未成年人关爱保护阵地建设,建成村级工作点1090个、“儿童之家”380个。
社会事业成绩斐然。深入推进十五年义务教育,试点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2.0”计划。全面开展教育“组团式”帮扶,首次完成省定职普分流目标任务。创建“四川省绿色学校”118所,威师校被评为全省“三名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成势见效,人均住院费用保持全省最低。新建省级中藏医重点专科5个,创建全国中藏医传承工作室5个,实现省级爱国卫生县城全覆盖。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阿坝段)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新增省级非遗项目28项。
六、慎终如始防风险、保安全,社会大局更稳定
基层治理持续加强。健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机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破坏生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行为。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三查三化三优”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治重化积”专项任务全面完成。
团结稳定持续巩固。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申创省级示范单位25个、教育基地2个,实现省级及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开展宗教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地质灾害、房屋建筑等隐患547处。
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细化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54.9%。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深入实施,“智慧厨房”监管系统试点投用,“餐桌污染”系统治理扎实有力。成功应对自然灾害58起。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成果全面巩固,连续35年未发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灾。
七、锲而不舍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更严实
行政效能大幅提升。政府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成效显著,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取得积极进展。政务服务“三化”建设扩面增效,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制度全面推广,“一网通办”能力整体提升,按时办结率100%。
法治建设形成合力。行政规范性文件更加规范,行政决策公信力持续增强,行政执法水平普遍提升。“八五”普法稳步推进,法律援助提档升级。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州政协监督,提请州人大常委会审议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4件,办理建议提案249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廉政建设成效明显。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基层减负终端见效,文件会议持续减少,“三公”经费缩减10%。党史学习教育常态推进,“两联一进”和“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深化。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各族群众庆祝建州70周年的喜庆之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践行“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对阿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州第十二次党代会、州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以建州70周年为契机,围绕“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新目标,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推进“五个现代化”,高质量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聚力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家园,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阿坝的绚丽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按增长7%以上安排。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一、实施生态“增绿添彩”行动,在建设美丽阿坝上实现新突破
高质量抓好一体保护。以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全速推进“若尔盖山水工程”建设。加快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强化大熊猫国家公园重要栖息地和关键走廊带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全面完成小水电清退任务。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扎实推进天然林管护、封山育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
高要求抓牢系统治理。建成生态防护带615公里、堤防护岸66.7公里,治理水土流失40平方公里、草原“两化三害”265万亩、地质灾害122处。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制度。常态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砂石料场、固废危废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深化“治伤”“治乱”和农村面源污染整治。
高起点抓实绿色转型。深入实施“双碳”战略,加快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大力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强化能耗“双控”,督促“三高”企业腾退落后产能。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探索生态产品供需对接机制。科学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二、实施产业“培强育新”行动,在推动“五化”同步上实现新突破
以特色导向引领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坚持“果畜并重”,推动特色果蔬、高原牦牛、藏系绵羊等产业高效延展。加快特色品牌体系建设,新增“净土阿坝”品牌产品20个、“三品一标”6个以上。深入推进新功能、新业态向园区聚集,有序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以生态导向引领新型工业化。大力引进产业链末端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龙头企业”;加大锂矿资源绿色开发力度,加快双江口、金川水电站和黑水毛尔盖电站水光互补、金川嘎斯都“光伏+N”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大渡河水光储一体化基地项目,确保剑科、木尼电站建成投产。加快工业硅、人工晶体等重点用能企业技改升级,培育能效标杆企业2户。整体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园区承载和吸附功能,入驻企业突破170户。加快德阿园区锂电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成阿园区建设省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园区,“飞地”园区工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
以品牌导向引领旅游全域化。深化浙阿文旅资源共融共享,大力发展避暑游、冰雪游、观星游等业态产品,精心打造“春夏秋冬”四季音乐季。推动“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大九寨等旅游风景廊道体系。发挥旅投平台功能,优化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九大”品牌营销力度,集中推出一批门票减免、一元购票、住宿折扣等优惠政策。
以融合导向引领城镇化。纵深推进马尔康城市更新试点,确保州避难广场、体育场提升改造、尘埃落定红色文化旅游城等重点项目如期完工。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44个,新增地下管网99公里。加快商业圈、生活圈、步行街、文旅和夜间消费聚集区建设,大力培育中心镇、重点镇,申创特色小镇2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
以数字导向引领信息化。大力建设网络强州、数字阿坝、智慧社会。加快“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新建5G基站600个、传输光缆2200皮长公里,实现光纤网络城乡全覆盖。全面拓展信息化场景应用,加快企业行业信息化改造、经济社会信息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州内电价洼地优势,谋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推动数字产业集中、集约、集效发展。
三、实施基础“补短强链”行动,在破除瓶颈制约上实现新突破
加速完善路网。开工建设川汶高速、郎川高速、汶彭高速等项目,加快推进西成铁路、夹金山隧道、白马路、松黑路等项目建设,确保久马高速、九绵高速、都四轨道交通分段投运,成兰铁路(阿坝段)、理小路等建成通车。加快推进阿坝第三机场前期工作,积极拓展九黄、红原机场航线。
加速完善电网。扎实抓好成西铁路220千伏牵引站电网配套项目前期,开工建设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加快金川220千伏、太平和龙塘220千伏牵引站电网配套等项目建设,确保四姑娘山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深入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城镇35千伏及以下电网优化升级。
加速完善水网。大力推进阿木卡大型水库、中阿坝中型水库、白水江水利、威绵水利等项目前期,加快金川沙耳堤防、白河唐克镇段防洪治理等工程建设,确保米桃水利、赶羊沟水库等主体完工。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狠抓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网更新改造,维修养护供水工程900处。
四、实施动能“接续转换”行动,在增强经济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积极申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天府实验室,加快建设藏羌医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道地中药材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户以上。加大科技专项申报力度,争取省级项目资金1500万元以上。大力推广应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转化科技成果10项以上。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造就一批青年科技人才、“阿坝工匠”。深入推进“专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专家服务基层”行动,用好用活“科技特派团”和“三区”科技人才。
增强开放合作推动力。主动服务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积极承接绿色载能、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转移。健全完善浙阿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省内对口帮扶工作机制,深化基础设施补短、产业帮扶合作、人才组团帮扶等工作。用好“飞地”园区、商会协会等平台,加大主题招商、精准招商、联合招商力度,引进落地一批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高的项目,确保到位资金85亿元以上。大力推进九黄机场口岸开放,加快开辟东南亚等国际(地区)航线。实施外贸企业专项扶持、定向培育计划,力争进出口总额达到3.3亿元以上。
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持续推动国务院33条、四川省30条、阿坝州25条等政策直达市场主体,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措施,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一网通办”“跨省通办”覆盖率。全面实施“专精特新”计划、“育苗壮干”工程和市场主体倍增行动,有序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规上服务业企业5户、限上商贸企业13户。
五、实施内需“挖潜扩容”行动,在锤炼发展韧性上实现新突破
做大有效投资。结合“十四五”中期项目调整,科学谋划、精心储备百亿级项目8个以上,争取更多项目挤入国省“盘子”。力争年内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积极申报中省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项目,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重点项目投资达到270亿元以上。
做活社会消费。精心组织参加熊猫消费节、川货电商节、川货全国行等展示展销活动,积极拓展成阿、浙阿、渝阿等农商对接广度,全面推动“净土阿坝”产品进商圈、进展会、进网络、进市场、进餐企。加快供销社“两端”“两网”建设,深化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力争电商网络交易额增长7%以上。扎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建设更加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做强财税金融。加大土地出让收入、地方国企利润等征缴力度,确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速。支持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效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均衡,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公平。发展多种金融业态,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强化重点领域金融保障、创新环节金融支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坚守金融风险底线。
六、实施乡村“固本振兴”行动,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实现新突破
推进农牧民加快发展。强化低收入人口精准帮扶、特困群体兜底保障,健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体系,常态化开展“回头看”。继续落实农机购置、耕地地力保护、种粮农民等补贴政策,保障农牧民政策性收入“只增不减”。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深化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争创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
推进农牧业加快升级。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强化撂荒地综合整治,牢牢守住耕地86.9万亩、粮食产量16万吨的底线。高质量推进14个乡(镇)、132个村“三家园”建设,纵深开展“十百千”示范行动,大力推广“企业+园区+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州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培养乡村带头人260名。培育特色文化旅游名镇名村20个,争创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个。
推进农牧区加快进步。加紧编制片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尽快完善乡村建设信息化平台。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和“千村示范工程”,新建农村卫生厕所4687个,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90%,5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启动第三批47个重点帮扶村巩固提升任务,推进政策、资金、资源向重点区域倾斜集中。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3个。
七、实施民生“兜底提质”行动,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
把扩大就业作为民生之首。创新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以上。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65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以上。健全欠薪预警处理和信用惩戒机制,坚决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
把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参保率稳定在92%以上。深化医保信息平台应用实践,推动异地就医联网医院扩面提速。加强退役军人荣誉激励、权益保障和优抚工作,全面开展省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深入实施未成年人保护“六大行动”,持续强化养老服务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保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把社会事业作为民生之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建成国家级普及普惠县2个、省级示范幼儿园3所。巩固拓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完成汶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国家级认定。推进高中教育“组团式”帮扶,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支持阿坝职业学院发展提质,高质量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全面落实健康阿坝战略,推广汶川、九寨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经验,加快区域医疗中心、次中心建设。建成州级临床重点专科19个,构建民族地区临床重点专科新体系。加强“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推动中医民族医传承创新发展。加强重大疫情、地方病等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精准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工程。搭建非遗数字系统,实施非遗图库项目,强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加快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阿坝段)。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文明城市全域覆盖。实施乡镇全民健身设施补短项目。
八、实施治理“强基增效”行动,在促进良法善治上实现新突破
以全局思维强化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多元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健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机制,依法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阿坝。
以系统思维促进团结和谐。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纵深推进“一寺一策”依法规范管理,创新实践“积分制”考核办法,不断提升“治寺管僧”水平。
以底线思维保障人民安全。加快“四灾”体系建设,强化巨灾保险应用。扎实抓好“三防一安全”工作,严格落实“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坚决防止因灾造成人员伤亡。持续强化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坚决筑牢不发生重特大火灾的安全防线。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严格食品安全监管。
九、实施政府“高标进位”行动,在强化自身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全面深化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深悟透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安排、州委具体要求。
全面深化依法行政。大力推广依法行政法治账图模式,清单化、项目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立法工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加强应诉队伍能力建设。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州政协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巡查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全面深化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筑牢财政资金、项目建设、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的制度防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深化实化“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和“我为群众办实事”。严格执行“三保一效益”要求,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一般支出,把钱花在促进发展的关键处、为民办事的急需处、增进福祉的紧要处。
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我们将自加压力、深挖潜力、集中财力、倾尽全力,办好事关全局、影响全州、惠及全民的“三件”要事。
一是全力以赴抓好“两区一基地”创建工作。聚焦省委“两区一基地”发展定位和州委“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新目标,有序推进生态示范创建,确保新增省级及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个,县(市)覆盖率超过60%,力争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持续用力攻坚,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两区”创建,努力为建设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打牢基础、提供支撑、添瓦助力。
二是全力以赴抓好马尔康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紧扣“三个典范”要求,强化政策运用、要素保障和进度管理,加快168个恢复重建项目建设,确保汛前完成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国庆前完成1333户住房恢复重建,年底前完成13所学校、18个医院(卫生院)维修加固和恢复重建,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全力以赴抓好“建州70周年”庆祝活动。全力以赴办好70周年成就展、庆祝大会、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在党的领导下建州7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十年阿坝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