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张莹
农村公路是农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一直以来,小金县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模式,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权责明确、机制完善、管养有效、奖惩有力”的原则,以“路长制”为载体、路域环境提升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笔者走进小金县两河口镇油坊村,只见蜿蜒7.62公里的通村公路干净整洁,20盏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道路两旁。这条通村公路惠及该村6个村民小组,得到村民们的称赞。“之前的泥巴路,走路、运输都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我们不仅出行方便了,蔬菜水果也能运出去了。”油坊村村民彭官永高兴地说。
“三分建,七分养”,农村公路建设是发展,管护是可持续发展,保护好交通运输“血管”健康通畅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养分”和“活力”。小金县自2020年底实施“路长制”以来,按照“农村道路有人巡、安全隐患有人查、交通违法有人劝、基础台账有人建、交通安全有人宣、恶劣天气有人守、突发事件有人处”,切实管护好农村公路,有效破解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作为路长,我会定期上路,在对道路设施、路面整洁、行车安全等进行巡查的同时,也会向群众宣传爱路护路相关知识。”油坊村党支部书记邓功川说。现在,在邓功川的引导下,油坊村村民爱路意识不断增强,常常主动参与道路环境卫生清理,共同创造安全、通畅、洁净的通行环境。
截至目前,小金县建设农村公路1202.818公里,109个行政村实现了通水泥路(柏油路),村民小组道路通达率100%、通畅率100%。全县共设总路长一名、县级路长18名、乡级路长18名、村级路长109名,确保了每条路有人管、管得好,真正以“路长制”实现“路长治”。
“下一步,县交通运输局将结合小金‘五大产业’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力度,通过创新‘路长制’管理模式,提高农村公路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小金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尚平说。
如今,随着小金县交通运输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公路“建管养运”逐步走上规范与可持续发展轨道,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附件下载